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工程博士論文 >

基于楊木纖維混合菌種發(fā)酵產丁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10-28 17:40

  本文關鍵詞:基于綜纖維素制備炭基復合材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2015年

基于楊木纖維混合菌種發(fā)酵產丁醇研究

鐘潔  

【摘要】:丁醇作為第二代生物燃料,已經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以可再生原料為發(fā)酵底物,利用生物發(fā)酵法進行丁醇的生產成為關注的焦點。目前,丙酮丁醇生產產率低,選育高產菌株、優(yōu)化發(fā)酵工藝是提高丁醇產量的關鍵。本文以楊木蒸汽爆破渣為發(fā)酵底物原料,以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U-57和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A-18的為出發(fā)菌,進行了丁醇耐受性菌株篩選,探討了不同添加劑對丁醇代謝的調控作用,對丁醇混合菌株發(fā)酵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得到了以下結果:(1)確定了C. Beijerinckii U-57和C. saccharobutylicum A-18對丁醇耐受的極限濃度,經過篩選及6次傳代培養(yǎng),篩選出高濃度丁醇耐受性菌株C.Beijerinckii B5-15和C. saccharobutylicum B7-36。經混合發(fā)酵后,其發(fā)酵產醇能力高于單菌發(fā)酵,隨后對楊木糖化發(fā)酵液進行脫毒處理,最終獲得5.44g/L丁醇和8.45g/L總溶劑,比脫毒前分別提高了:5.22%和10.31%。(2)利用SPSS軟件對四種添加劑(SDS、吐溫-80、丁酸和碳酸鈣)在不同質量濃度下對楊木糖化發(fā)酵產丁醇的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添加4g/L碳酸鈣對丙酮丁醇合成的影響顯著,在此條件下的丁醇及總溶劑分別為6.83g/L、10.18g/L。吐溫-80、SDS及丁酸的添加對丁醇發(fā)酵均無顯著影響,且三種添加劑的影響效果依次減弱。(3)確定了C. Beijerinckii B5-15和C. saccharobutylicum B7-36最佳混合比例為1:1,在此基礎上對同步糖化發(fā)酵的三個因素(溫度、pH及接種量)進行正交實驗設計,經優(yōu)化得到最優(yōu)組合為溫度39℃、pH6.1、接種量6%。利用最佳混合菌配比及最優(yōu)的發(fā)酵條件組合對楊木糖化發(fā)酵液分別進行同步糖化發(fā)酵和分步糖化發(fā)酵,所得的丁醇產量分別為:7.12g/L和7.34g/L;總溶劑產量分別為11.67g/L和12.19g/L。同步糖化發(fā)酵產量雖略低于分步糖化發(fā)酵,但卻能大大縮短生產周期,為后續(xù)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Q92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田磊;劉自勇;張培玉;張全;劉振;喬凱;李福利;;拜氏梭菌發(fā)酵玉米秸稈水解液生產燃料丁醇[J];可再生能源;2015年04期

2 楊敏;田磊;張培玉;李小琳;;不同抑制劑脫除方法對玉米秸稈水解液發(fā)酵的影響[J];纖維素科學與技術;2015年01期

3 林俊涵;邱東鳳;林晨;;丁醇產生菌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4年12期

4 彭牡丹;王義強;王啟業(yè);陸利;;糖丁酸梭狀芽孢桿菌BAA-117利用不同碳源發(fā)酵產燃料丁醇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年11期

5 蘇會波;李凡;彭超;林海龍;;新型生物能源丁醇的研究進展和市場現(xiàn)狀[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4年01期

6 華連灘;王義強;彭牡丹;田宇;馬國輝;;生物發(fā)酵產丁醇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通報;2014年01期

7 龍飛;靳艷玲;趙云;郜曉峰;李宇浩;陳謙;趙海;;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 8012發(fā)酵鮮芭蕉芋生產丁醇[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13年01期

8 夏子義;倪曄;孫志浩;王云;吳香玉;;利用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連續(xù)發(fā)酵生產丁醇[J];化工進展;2013年01期

9 周燦燦;唐波;羅瑋;顧秋亞;余曉斌;;電子載體對丁醇發(fā)酵的影響[J];生物加工過程;2012年05期

10 王云;倪曄;孫志浩;宋剛;夏子義;;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發(fā)酵生產燃料丁醇[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2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明;利用玉米秸稈制取燃料乙醇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孫曉杰;丙酮丁醇梭菌誘變育種及丁醇發(fā)酵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何景昌;丙酮丁醇高產菌株的選育及其發(fā)酵新工藝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明有;游玲;潘玲玲;邱樹毅;王濤;馮學愚;;一株產纖維素酶的濃香型白酒酵母產酶條件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業(yè);2016年06期

2 葛慧;陸文欽;郭志強;;新型能源纖維素丁醇產業(yè)化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6年02期

3 董平;邵偉;趙仲陽;李建忠;何玉蓮;;生物丁醇制取技術[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6年01期

4 陳強;董晉軍;許國超;韓瑞枝;倪曄;;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細胞表面理化特性及固定化細胞產丁醇的性能[J];化工進展;2015年12期

5 王義強;王啟業(yè);華連灘;彭牡丹;鐘潔;羅浪;;高產丁醇菌株誘變選育及發(fā)酵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10期

6 胡曉振;方丹;馬綸建;孟現(xiàn)陽;畢勝山;吳江濤;;生物柴油及與正丁醇混合物的熱物性實驗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5年08期

7 郭芬;常永龍;申志明;吳躍曲;朱建軍;王鐵;;丁醇柴油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特性研究[J];廣州化工;2015年14期

8 劉曉潔;沈兆兵;劉莉;史吉平;;滲透汽化原位分離耦合拜氏梭菌丁醇發(fā)酵的研究[J];食品科學;2015年17期

9 林俊涵;邱東鳳;林晨;;丁醇產生菌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4年12期

10 彭牡丹;王義強;王啟業(yè);陸利;;糖丁酸梭狀芽孢桿菌BAA-117利用不同碳源發(fā)酵產燃料丁醇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4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芳延;基于綜纖維素制備炭基復合材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許繼飛;同步代謝秸稈木糖和葡萄糖的產氫新菌種及其產氫特性[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郭毅萍;生物質發(fā)酵制氫過程參數優(yōu)化及機理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金;基于糖丁基梭菌產丁醇途徑的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菌的構建[D];江南大學;2015年

2 陳強;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基因組解析和其固定化偶聯(lián)氣提發(fā)酵產丁醇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3 李曉軍;生物質能源樹種生產液體燃料的技術研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鐘潔;基于楊木纖維混合菌種發(fā)酵產丁醇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5 彭牡丹;丁醇高產菌株的誘變篩選及發(fā)酵技術的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6 華連灘;高產丁醇菌的誘變選育及發(fā)酵產丁醇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7 蔡的;連續(xù)發(fā)酵生產生物丁醇新工藝[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8 楊春宇;丁醇耐受菌株復合誘變的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3年

9 夏子義;利用廉價糖質原料連續(xù)發(fā)酵生產丙酮丁醇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3年

10 申利英;汽爆玉米秸稈發(fā)酵制取生物丁醇的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小元;楊世東;;丁辛醇的生產現(xiàn)狀與供需分析[J];現(xiàn)代化工;2014年04期

2 方雪;劉剛;邢苗;王紹文;;丙酮丁醇梭菌代謝工程菌的構建及其發(fā)酵性能[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4年02期

3 蘇會波;李凡;彭超;林海龍;;新型生物能源丁醇的研究進展和市場現(xiàn)狀[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4年01期

4 張連華;王嵐;陳洪章;;木質素中酚酸物質對于丙酮丁醇發(fā)酵的影響[J];生物質化學工程;2013年04期

5 戴宗杰;董紅軍;朱巖;張延平;李寅;;生物丁醇代謝工程的研究進展[J];生物加工過程;2013年02期

6 夏子義;倪曄;孫志浩;王云;吳香玉;;利用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連續(xù)發(fā)酵生產丁醇[J];化工進展;2013年01期

7 張良;袁永俊;楊攀;;超微粉碎稻谷糠殼發(fā)酵生產燃料丁醇的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8 毛紹名;章懷云;;丙酮丁醇梭菌丁醇耐受性[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2年09期

9 王云;倪曄;孫志浩;宋剛;夏子義;;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利用玉米秸稈水解液發(fā)酵生產燃料丁醇[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2年09期

10 張婉璐;劉自勇;李福利;;誘變選育拜氏梭菌利用堿處理木糖渣水解液生產丁醇[J];可再生能源;2012年08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澤林,王惠珍;生大米粉直接糖化發(fā)酵釀制白酒[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85年04期

2 田沈;任普鮮;周桂雄;于泳;左壯;楊秀山;;一株酵母菌高溫馴化與同步糖化發(fā)酵研究[J];太陽能學報;2011年03期

3 吳毅;趙鵬翔;李強;;底物添加策略對纖維素乙醇同步糖化發(fā)酵的影響[J];釀酒科技;2012年11期

4 楊敏;楊繼濤;虎玉森;周紅艷;李永娟;;馬鈴薯渣生料同步糖化發(fā)酵生產乙醇工藝研究[J];中國釀造;2013年02期

5 喬凱;張全;關浩;;耐溫酵母用于玉米秸稈同步糖化發(fā)酵工藝考察[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2期

6 仲兆平;嚴青;鄧學群;艾特玲;;采用非線性粒子群算法的同步糖化發(fā)酵參數辨識[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7 秋田修 ,大場俊輝 ,中村欽一 ,真珍;對糖化發(fā)酵條件的研究[J];釀酒科技;1993年02期

8 徐友海;岳軍;朱慶偉;徐艷紅;張國進;王繼艷;胡世洋;惠繼星;;木薯酒精渣同步糖化發(fā)酵制乙醇的工藝研究[J];化工科技;2014年02期

9 彭林才;陳元彩;付時雨;詹懷宇;;造紙污泥同步糖化發(fā)酵生產燃料乙醇[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8期

10 劉振,王金鵬,張立峰,曾愛武,袁希鋼;木薯干原料同步糖化發(fā)酵生產乙醇[J];過程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高鳳芹;孫啟忠;邢啟明;;化學預處理對牧草酶解糖化發(fā)酵效果的影響[A];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第15次飼草生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葛蕾蕾;王鵬;牟海津;;海藻化工廢棄物的乙醇轉化技術研究[A];2010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周偉;[N];中國畜牧報;2002年

2 河南省宋河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劉子紅 李學思;[N];華夏酒報;2010年

3 記者 郭璞 計文亞;[N];臨汾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袁文杰;克魯維酵母同步糖化發(fā)酵菊芋生產乙醇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蘇小軍;馬鈴薯生料糖化發(fā)酵轉化乙醇的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婉;玉米秸稈的不同預處理及其糖化發(fā)酵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鐘潔;基于楊木纖維混合菌種發(fā)酵產丁醇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3 賴智樂;汽爆玉米秸稈同步糖化發(fā)酵產乙醇的工藝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關曉男;乙醇同步糖化發(fā)酵動力學模型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5 徐穎宣;稻草分步和同步糖化發(fā)酵法生產乙醇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6 夏池;玉米秸稈經離子液體預處理同步糖化發(fā)酵制乙醇[D];河南科技大學;2011年

7 趙晶;玉米芯酶法糖化發(fā)酵生產乙醇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陳玉亮;利用麥稈糖化發(fā)酵乙醇的初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9 孫亞東;纖維乙醇同步糖化發(fā)酵過程及乙醇脫水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劉曉娟;玉米芯無機酸預處理及同步糖化發(fā)酵制乙醇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綜纖維素制備炭基復合材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68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568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53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