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鑄過程多相流、傳熱凝固及夾雜物運動捕獲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連鑄過程多相流、傳熱凝固及夾雜物運動捕獲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板坯連鑄 電磁制動 離心連鑄 數值模擬 夾雜物
【摘要】:連鑄是一個包含流動、傳熱、凝固等復雜傳輸現(xiàn)象的綜合過程。本研究根據連鑄機特點,采用分段模擬的方法,分別對板坯和圓坯連鑄全過程進行數值模擬和相關工業(yè)試驗研究。第一部分研究內容是建立板坯連鑄過程流場、傳熱凝固和磁場耦合計算數學模型,研究電磁制動FC-Mold在不同磁場強度、拉速和澆鑄斷面下的冶金效果。計算結果表明,施加電磁制動后,彎月面上漩渦的形成受到抑制,鋼液面平均溫度升高2K左右,鑄坯表面溫度在寬度方向上分布對稱,但會引起彎月面下450 mm處鑄坯角部溫度回升增大;斷面為1300 mm時,電磁制動對凝固末端及冶金長度影響不明顯,但是當拉速從1.8 m/min增大到2.0m/min時,冶金長度提高約2.5 m。利用平滑處理(Smoothing)和方差方法分別對現(xiàn)場液位波動和熱電偶測溫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當上磁場強度為下磁場強度的一半時,電磁制動能夠使液面低頻波動能量和溫度波動方差降低,有利于連鑄過程的順行;結合模擬結果對施加電磁制動后表層2 mm內10μm夾雜物減少的原因進行了解釋:彎月面溫度越高,凝固鉤向鑄坯內部生長越不發(fā)達,對上浮至鋼液面的夾雜物捕獲量少,因此鑄坯表層潔凈度得到改善;電磁制動在改善鑄坯中總氧對稱性方面效果顯著,且施加電磁制動后,鑄坯總氧平均值從12.2 ppm降低到10.6 ppm。第二部分研究對象是圓坯離心連鑄,首先,研究連鑄工藝參數(水口位置、拉速和轉速)對鋼液流場、液面波動、夾雜物運動等的影響。其計算結果表明:拉速和轉速對流場影響最大,其中當拉速從1.24 m/min增大到2.54m/min后,流股沖擊深度從126 mm增大到220 mm,鋼液面氣泡卷入量從0.0003 m3增大到0.0012 m3;降低轉速可減少氣泡卷入量,當轉速為60 rpm時,流股沖擊深度最小,為120 mm;水口偏轉角度越大,夾雜物分布越分散,而拉速的規(guī)律與之相反。然后,研究旋轉形式下鑄坯傳熱和凝固的特點,正是因為連鑄過程坯殼是旋轉的,才使得鑄坯表面溫度在同一高度上分布均勻,在本計算條件下,圓坯冶金長度約為8.5 m;根據夾雜物尺寸并考慮凝固前沿流股的沖刷作用,確定不同粒徑的夾雜物被凝固坯殼捕獲的臨界條件,預測夾雜物在圓坯斷面上的分布情況,結果表明夾雜物粒徑越大越容易在鑄坯中心處發(fā)生聚集。最后,對離心連鑄生產的圓坯進行全斷面夾雜物掃描,得到硫化類、氧化類和氧化-硫化類夾雜物的分布特點;結合前面的凝固模擬結果解釋了氧化類夾雜物在鑄坯斷面上分布較均勻的原因,并通過酸侵蝕實驗得到二次枝晶間距在整個鑄坯斷面上的分布情況,計算出相應位置在凝固過程的冷卻速率,解釋硫化類夾雜物在鑄坯表層呈帶狀分布的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F7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勁松;張鐘錚;;含氮鋼在冶煉和連鑄過程中氮的行為[J];連鑄;2000年06期
2 C.Bernhard;R.Pierer;A.Tubikanec;C.M.Chimani;;連鑄過程中裂紋敏感性的試驗研究[J];連鑄;2006年02期
3 陳剛;江波;鐘斌;龔志翔;劉建坤;;車輪鋼精煉-連鑄過程氫含量變化規(guī)律現(xiàn)場試驗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4 陳友文;李巖;;基于支持向量的連鑄過程建模及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2年16期
5 高文芳;在連鑄過程中不預熱熱中包的重復使用[J];武鋼技術;1995年10期
6 鳳林;在連鑄過程中外加電磁力的效果[J];鋼鐵;1999年11期
7 ;在連鑄過程中外加電磁力的效果[J];包頭鋼鐵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8 徐文清;王日紅;;連鑄過程渣鋼界面反應特點及其影響[J];連鑄;2003年04期
9 焦吉成;趙傳領;邵蔚;;濟鋼3號連鑄過程建模與仿真研究[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7年23期
10 楊蕊;李晶;王亮亮;譙明亮;孟令東;李旭;;精煉及連鑄過程影響鈦收得率的因素分析[J];煉鋼;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開科;;連鑄過程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控制[A];方坯連鑄機提高生產力和鑄坯質量技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3年
2 K.-H.Tacke;;連鑄過程機械方面的問題[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林文喜;;連鑄過程跟蹤的設計與實現(xiàn)[A];自動化技術與冶金流程節(jié)能減排——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具中;宋澤啟;;連鑄過程成分控制實踐[A];第六屆連續(xù)鑄鋼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周月明;;鋼的連鑄過程中采用間歇式高頻電磁場代替結晶器機械振動的機能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6 劉亞琴;;寶鋼集團寶鋼分公司連鑄過程控制計算機系統(tǒng)[A];自動化技術與冶金流程節(jié)能減排——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范佳;朱開軍;李玉盤;孫玉虎;李建文;;基于邯鋼三煉鋼廠小方坯的連鑄過程實時溫度場預報模型的開發(fā)[A];河北省2011年煉鋼連鑄生產技術與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8 底根順;王宏斌;翟永臻;李家征;門志剛;王建忠;;連鑄過程工藝優(yōu)化和技術改造[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岳爾斌;仇圣桃;王志道;;低合金高強度鋼連鑄過程氮化物、碳化物析出研究[A];無缺陷鑄坯及熱送熱裝工藝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郭薇;朱苗勇;張立峰;;中碳鋼和不銹鋼連鑄過程凝固微觀組織模擬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滑板磚在連鑄過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N];中國質量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強強;連鑄過程多相流、傳熱凝固及夾雜物運動捕獲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7年
2 王彬;長材型特殊鋼廠煉鋼—連鑄過程生產計劃優(yōu)化與協(xié)同調度[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3 羅偉;異型坯連鑄過程中結晶器銅板及鑄坯熱力行為數值模擬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陳志凌;ECR長材連鑄連軋生產線連鑄過程優(yōu)化控制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李忠峰;一種面向對象的連鑄過程控制設計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遼寧科技大學;2008年
2 周文琳;連鑄過程計算機實時檢測與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3 王迎春;連鑄過程仿真與質量控制系統(tǒng)[D];河北理工學院;2002年
4 鐘巍;特厚板坯連鑄過程流動、傳熱及凝固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5 趙晨光;連鑄過程中鋼包底吹氬新工藝的物理模擬[D];東北大學;2008年
6 王海南;熱型連鑄過程微觀組織的計算機模擬[D];甘肅工業(yè)大學;2001年
7 李弘;連鑄過程熱物理模擬實驗體系的建立及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8 劉強;異型坯連鑄二冷傳熱模型研究及仿真軟件開發(fā)[D];重慶大學;2011年
9 徐海波;雙輥式帶鋼連鑄過程微觀組織模擬[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04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30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