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京唐脫磷爐工藝技術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首鋼京唐脫磷爐工藝技術優(yōu)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脫磷爐 底吹優(yōu)化 物料平衡 脫碳渣循環(huán)利用 廢鋼熔化
【摘要】:首鋼京唐公司采用“全三脫”冶煉工藝流程生產潔凈鋼,其中原型脫磷爐采用16孔底吹布置,熔池內鋼液流動分區(qū)較多;底吹元件容易堵塞,導致底吹效果較差;脫磷轉爐爐溫較低,冶煉過程中出現爐壁粘鋼、廢鋼無法全部融化等問題,脫磷半鋼指標未達到先進水平。因此,本文以首鋼京唐公司300t脫磷爐為研究對象,對底吹孔布置方式、爐型維護技術、轉爐物料平衡以及熱量平衡、脫碳爐爐渣二次利用等展開脫磷爐脫磷技術的系統(tǒng)研究,提出工藝改進措施,在工業(yè)試驗驗證和生產中取得了理想效果。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和工作如下:依據首鋼京唐公司300t脫磷爐的爐型結構及復吹冶煉的相關工藝參數,進行實驗室1:12的水模實驗研究,通過單因素雙指標的方法分析轉爐底吹元件布置的最佳方式(包括底吹元件的數目和布置方式),同時分析了底吹流量變化、頂吹流量變化、槍位變化對轉爐熔池混勻時間以及界面?zhèn)髻|速率的影響,給出了各工藝參數的最佳范圍。京唐300t脫磷爐的最佳參數配置為:底吹元件布置方案為8支底吹元件內環(huán)非完全對稱集中布置,其混勻時間最短,傳質速率最快,此時頂吹流量為14.35Nm3/h(對應原型18000Nm3/h),氧槍槍位為128mm(對應原型2400mm),底吹流量為2.74Nm3/h(對應原型3673Nm3/h)。根據不同頂吹、底吹攪拌能量條件下,研究不同類型和單重的廢鋼在熔池中的運動狀況和測定不同單重廢鋼在熔池中的懸浮能量(廢鋼在熔池中呈懸浮狀態(tài)所需的攪拌能量),從而確定脫磷爐半鋼冶煉合理的廢鋼類型和尺寸,減少因廢鋼不熔化造成的出鋼量少、廢鋼粘爐底等問題。廢鋼的加入量建議控制在10%以內,大塊廢鋼混勻時間整體上比小塊廢鋼混勻時間要長,當復吹參數為頂吹流量30000Nm3/h(氧槍槍位低于2400mm),底吹流量為4010Nm3/h時,廢鋼在熔池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單重最大不超過1.5t,此時對應的懸浮能量為14989W/m3。為進一步研究轉爐底吹元件布置方式、頂底復吹參數對脫磷爐熔池內鐵液流動的影響,通過數值模擬研究脫磷爐內氣液兩相流動規(guī)律,結果表明:對于8支底吹元件的內環(huán)非對稱式集中布置方案,其熔池鐵液速度分布較均勻,且“傳質更新區(qū)”面積較大,“傳質滯止區(qū)”所占面積較少,為最優(yōu)底吹元件布置方案。當氧槍槍位保持2400mm、頂吹氧氣流量為35000Nm3/h,底吹流量為3500Nm3/h時鐵水流動速度較大,“傳質更新區(qū)”比例較高,更有利于脫磷反應的進行。結合脫磷爐低溫吹煉條件下的物料平衡和熱量平衡模型、現場生產數據,建立轉爐渣中(FeO)預測模型,利用該模型可預測吹煉各階段爐渣(FeO)含量,用于指導吹煉過程槍位和氧氣流量控制。驗證結果表明,模型計算的爐渣FeO含量和實測值吻合度較高,絕對誤差在土2%以內、相對誤差在10%以內的比例在80%以上。通過對脫碳轉爐渣和脫磷轉爐渣進行綜合對比分析,高堿度脫碳爐渣可進行脫磷爐冶煉半鋼時的熱態(tài)渣二次循環(huán)利用。通過開發(fā)專用熱態(tài)渣渣罐,實現脫碳爐熱態(tài)渣循環(huán)進入脫磷爐冶煉半鋼,進一步提高脫磷爐化渣效果和脫磷效果,以及實現脫磷爐零輔料消耗的目標。脫磷爐冶煉半鋼采用脫碳爐熱態(tài)渣工藝后,終點磷含量降低0.006%,轉爐終渣TFe爐次降低約3.4%,熱態(tài)渣試驗爐次實現零石灰、零輕燒等輔料的消耗。工業(yè)現場試驗結果表明:通過底吹孔的優(yōu)化布置,現場脫磷爐脫磷率從65.3%上升到72.2%,終點磷含量從0.039%下降到0.031%,脫磷效果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常規(guī)和洗爐方式進行爐型維護,可以有效控制爐襯粘鋼厚度,提高脫磷效果,延長使用壽命。通過現場對中型廢鋼、打包塊、熱軋切頭尾等廢鋼進行轉爐熔化試驗發(fā)現,脫磷轉爐僅可采用中型廢鋼,對于打包塊與熱軋切頭尾等尺寸較大廢鋼需通過延長吹煉時間、提高轉爐熔池溫度等措施提高廢鋼熔化速率。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F71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德鑫;鉻不銹鋼用鋇渣脫磷的概述[J];特鋼技術;1996年03期
2 王慶祥,何環(huán)宇;提高渣—鐵脫磷反應效果的理論分析[J];鋼鐵研究;2001年05期
3 趙俊學,傅杰,王平;不銹鋼氧化法脫磷的熱態(tài)模擬[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4 趙俊學,傅杰,富平原;不銹鋼及高鉻合金脫磷特點分析[J];江蘇冶金;2003年01期
5 羅頂飛;徐安軍;田乃媛;李聯生;;含鉻鎳混軋鐵皮在脫磷站的應用[J];鋼鐵;2009年09期
6 文志軍;岑明進;吳杰;;高效無氟脫磷團塊的實驗研究[J];河南冶金;2010年03期
7 周進東;畢學工;吳杰;黃治成;文志軍;熊瑋;李勇波;金焱;;高磷鐵水預脫磷合理工藝的實驗研究[J];過程工程學報;2011年01期
8 畢銘;;煉鋼脫磷的理論和實踐[J];鋼鐵;1976年02期
9 張樹藩;俞育宏;高峰;;高鉻不銹鋼噴紛脫磷工藝研究[J];大型鑄鍛件;1985年04期
10 M.Kosugi;K.Morinaka;Y.Hirose;H.Katayama;胡慶渝;;高鉻鋼的脫磷新工藝[J];大型鑄鍛件;198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湛;郭上型;;轉爐渣返回鐵水預處理脫磷的試驗研究[A];2011年華東五省煉鋼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鄭皓宇;李安東;;高爐鐵水預脫磷技術在不銹鋼的應用[A];2005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第3卷)[C];2005年
3 孟嘉樂;曹晶;沈少波;郝敘帆;楊光維;郭占成;;湖北大冶高磷鐵礦表征及脫磷耗酸量比較[A];2008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專輯(下冊)[C];2008年
4 彭志偉;李光輝;金勇士;姜濤;楊永斌;;高磷鐵礦石脫磷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A];2008年全國煉鐵生產技術會議暨煉鐵年會文集(上冊)[C];2008年
5 呂延春;姜中行;朱志遠;王文軍;金茹;;管線鋼冶煉脫磷、脫硫的工藝實踐[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6 王海華;楊文軍;李海洋;吳仕慈;;200噸轉爐雙聯工藝脫磷試驗研究[A];第十八屆(2014年)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S04:氧氣轉爐煉鋼與電爐煉鋼[C];2014年
7 楊波;劉德宏;劉向東;胡兵;陳文滿;朱斌;周宏;祝明妹;王雨;謝兵;;重鋼210t轉爐成渣路線對脫磷的影響[A];第十八屆(2014年)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S04:氧氣轉爐煉鋼與電爐煉鋼[C];2014年
8 田志紅;艾立群;蔡開科;石洪志;王濤;鄭建忠;朱立新;;用CaO系渣進行鋼水爐外深脫磷的研究[A];中國金屬學會2003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3)[C];2003年
9 鐘良才;季晨曦;姜茂發(fā);高文芳;易衛(wèi)東;陳鋼;;較高硅含量鐵水預處理脫磷研究[A];2005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第3卷)[C];2005年
10 閆占輝;邢相棟;張建良;劉征建;趙長亮;裴培;;石灰質量對轉爐預處理脫磷效果的影響研究[A];第十七屆(2013年)全國冶金反應工程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建國;轉爐連續(xù)脫磷脫碳工藝的開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01年
2 先越蓉;爐外脫磷[N];世界金屬導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明貴棟;企校聯合破解脫磷難題 鄂西“巨礦”開采短兵相接[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4 渠約軍;氧氣頂吹轉爐煉鋼脫磷理論與實踐[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5 章鷹;寶鋼300噸轉爐脫磷、少渣冶煉工程熱試一次成功[N];中國冶金報;2002年
6 趙敏;寶鋼股份300噸轉爐脫磷冶煉實驗成功[N];世界金屬導報;2003年
7 廣聞;鎳鐵燒結脫磷技術取得新進展[N];中國冶金報;2007年
8 蘇哲松;長嶺脫磷選礦工藝流程全線貫通[N];恩施日報;2006年
9 丁潔 牛建紅;太鋼06Ni9鋼脫磷工藝獲突破 鋼質純凈度達國際先進水平[N];太原日報;2011年
10 洪福;錳鐵合金硅含量0.28%也能脫磷[N];科技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蘇暢;低堿度條件下轉爐渣脫磷的基礎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2 李翔;轉爐留渣雙渣工藝倒渣及脫磷應用基礎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6年
3 趙長亮;首鋼京唐脫磷爐工藝技術優(yōu)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7年
4 郭曙強;不銹鋼生產脫磷問題研究[D];上海大學;2008年
5 刁江;中高磷鐵水轉爐雙聯脫磷的應用基礎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6 張同波;新興鑄管80t轉爐高效低成本脫磷工藝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云花;基于再生資源條件下不銹鋼脫磷保鉻工藝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2 王輝;高磷鮞狀赤鐵礦燒結氣化脫磷的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3 肖國存;通鋼120t復吹轉爐脫磷工藝開發(fā)[D];東北大學;2014年
4 尚德義;轉爐脫磷影響因素分析[D];遼寧科技大學;2016年
5 付俊凱;高磷礦脫磷組元優(yōu)化及脫磷產物再利用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6年
6 馬偉杰;少渣冶煉工藝基礎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李俊;轉爐脫磷冶煉工藝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6年
8 溫福新;轉爐雙聯法脫磷工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遼寧科技大學;2016年
9 周海;重鋼210t轉爐高效脫磷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10 史慧恩;鋼水爐外深脫磷實驗研究[D];河北理工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286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28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