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及投稿要求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及投稿要求
學報介紹
哲學社會科學版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chuàng)刊于1947年,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進入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新時期以來已連續(xù)出版近百期,進入新世紀后,由季刊改為雙月刊。[1]
《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雙月刊,逢雙月15日出版。采用標準16開,共128頁。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每期定價6元。
中國標準刊號為ISSN 1000-5935,CN14-1071/C ,國外代號Q1164,國內(nèi)代號22-41。
自然科學版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季刊,1947年創(chuàng)刊,1978年復刊,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是山西大學主辦的高層次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報道數(shù)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和地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 學報繼承山西大學這所百年老!白詮妶髧,登崇俊良,求真務實,中西會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質(zhì)量第一、創(chuàng)新第一的辦刊原則。在“內(nèi)涵式發(fā)展”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報影響力不斷增強,在國內(nèi)外學術傳播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 高校的“學報”作為展示學校科研水平,培養(yǎng)人才環(huán)境及青年教師探索精神的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重要平臺,也是學校發(fā)展在學術側(cè)面上的記錄!渡轿鞔髮W學報》在60年曲折發(fā)展歷程中,充分利用了這個展示平臺,把一批批年輕教師的科學研究推向全國學術發(fā)展的主流。而所記錄的學術發(fā)展,都積淀為山西大學乃至全國高校在科研教學上極為寶貴的財富。與此同時學報這個學術出版平臺也不斷發(fā)展壯大,表現(xiàn)在學術使命不斷提升,出版內(nèi)容不斷豐富。學報的作用已由“學校的科研窗口”變?yōu)閷W術的主要交流平臺。[2]
中國標準刊號為ISSN 0235-2395,CN14-1105/N,國外發(fā)行代號Q6057,國內(nèi)郵發(fā)代號:22-42,季中月15日出版。采用標準16開,共96頁。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每期定價6元。
出版有可全文閱讀的印刷版、光盤版、網(wǎng)絡版三種版本。
編輯本段
收錄情況
哲學社會科學版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連續(xù)5年獲山西省一級期刊獎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三十佳”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入選期刊[3]
自然科學版
本刊是山西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創(chuàng)刊于1978年,季刊,堅持鄧小平理論,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促進學術交流,推動科學進展,主要報道校內(nèi)外有關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計算機、、地學環(huán)境生態(tài)科學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論文,研究報告、綜述、簡報等。
編輯本段
欄目設置
哲學社會科學版
本刊主要欄目:政治學研究、法學研究、經(jīng)濟學研究、歷史學研究、社會史研究、語言學研究、古代文學研究、金庸小說研究。
所獲榮譽
編輯本段
投稿信息
哲學社會科學版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chuàng)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nèi)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nèi)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shù)字用法:執(zhí)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shù)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shù)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shù)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shù)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shù)據(jù)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nèi)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jié)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筆耕論文,參考工具[K],其他未說明文獻〔Z〕。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心甏ü艢v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xiàn)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xiàn)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發(fā),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本文編號:1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qikan/nandahexincssci/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