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荒政研究
本文關鍵詞:隋唐時期荒政研究
【摘要】:隋唐時期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fā)期,本文通過分析此時期自然災害發(fā)生情況、災荒認識和救荒思想以及應對災荒的實踐,來探討這一時期的荒政。 本文分三個章節(jié),第一章隋唐時期自然災害的概述,對此時期水、旱、蝗、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情況進行統(tǒng)計。第二章隋唐時期對災荒的認識和救荒思想,災荒認識主要有“天譴”和“自然現(xiàn)象”說兩種觀點,而救荒思想主要分析代表性人物長孫平、劉晏、陸贄的荒政思想。第三章應對災荒的實踐,是本文的重點,從災前、災中、災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災前準備,考察倉儲和水利建設情況;臨災應對,分析災情申報檢覆的程序、禳弭以及賑恤情況;災后補救,研究蠲緩、安輯及節(jié)儉等補救措施。
【關鍵詞】:隋唐 災荒 荒政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4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12
- 第一章 隋唐時期自然災害概述12-17
- 第一節(jié) 隋代的自然災害12-13
- 二 水災12-13
- 三 地震13
- 四 風災13
- 五 蝗災13
- 六 疫災13
- 第二節(jié) 唐代的自然災害13-17
- 一 旱災13-14
- 二 水災14
- 三 蝗災14
- 四 地震14-15
- 五 疫災15
- 六 風災15
- 七 火災15
- 八 雹霜雪凍15
- 九 山崩石隕15-16
- 十 雨土16-17
- 第二章 對災荒的認識和救荒思想17-24
- 第一節(jié) 對災荒的認識17-19
- 一 天譴觀17
- 二 自然現(xiàn)象觀17-19
- 第二節(jié) 救荒思想19-24
- 一 長孫平的義倉備荒思想19-20
- 二 劉晏的荒政思想20-22
- 三 陸贄荒政思想22-24
- 第三章 應對災荒的實踐24-48
- 第一節(jié) 災前的準備24-32
- 一 倉儲24-31
- 二 水利31-32
- 第二節(jié) 臨災的應對32-44
- 一 災情的申報檢覆32-35
- 二 禳弭35-39
- 三 賑恤39-44
- 第三節(jié) 災后補救44-48
- 一 隋代44-45
- 二 唐代45-48
- 結語48-50
- 參考文獻50-52
- 附錄52-58
- 個人簡歷58-59
- 后記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先進;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潘孝偉;唐朝減災行政管理體制初探[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03期
3 劉俊文;唐代水害史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2期
4 吳宏岐,黨安榮;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征與氣候波動[J];第四紀研究;1998年01期
5 郁耀闖;趙景波;;唐代關中地區(qū)水澇災害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7年08期
6 陳國生;唐代自然災害初步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7 李文瀾;唐代長江中游水患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諸問題的歷史啟示[J];江漢論壇;1999年01期
8 閻守誠,李軍;自然災害與唐代宰相[J];晉陽學刊;2004年01期
9 鄒逸麟;;從唐代水利建設看與當時社會經(jīng)濟有關的兩個問題[J];歷史教學;1959年12期
10 么振華;唐朝的因災蠲免程序及其實效[J];人文雜志;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軍;災害危機與唐代政治[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曼曼;唐五代瘟疫與社會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2 吳暢;唐玄宗時期荒政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陳毅千;唐代官方救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4 孫明霞;唐代的社會救濟政策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949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99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