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閩地區(qū)夏商考古研究的重要基點——《角山窯址》讀后
發(fā)布時間:2022-11-07 20:14
。颊鹃L江流域的青銅文化區(qū)域特征鮮明,以贛江流域吳城文化為代表的青銅文明不僅展示了區(qū)域文化的獨特性,亦揭示了南方與中原之間持續(xù)的文化互動關系。與贛江鄰近的贛東地區(qū)早期青銅文化面貌與社會形態(tài)如何,一直是學術界十分關注的問題。以往在贛東信江流域發(fā)現(xiàn)的夏商遺存數(shù)量較少,所見材料多以萬年縣出土遺存為代表,被稱為"萬年類型"[1]或"萬年文化"[2]。學者多認為此類遺存的年代為商時期,社會發(fā)展程度模糊不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贛江鄱陽湖區(qū)商代文化的區(qū)系類型研究[J]. 彭明瀚. 考古. 2004(03)
[2]江西婺源縣茅坦莊遺址商代文化遺存發(fā)掘簡報[J]. 李榮華,趙德林,余琦,詹祥云. 南方文物. 2006(01)
[3]江西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與夏文化的南漸[J]. 彭適凡. 南方文物. 2007(01)
[4]試論江西萬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關問題[J]. 趙東升. 東南文化. 2009(02)
[5]二里頭文化向南方的傳播[J]. 向桃初. 考古. 2011(10)
[6]從出土遺物看商時期南方與中原的文化互動[J]. 豆海鋒. 考古. 2017(04)
[7]江西萬年類型商文化研究[J]. 李家和,楊巨源,劉詩中. 東南文化. 1990(03)
[8]江西廣豐社山頭遺址發(fā)掘[J]. 徐長青 ,翁松齡 ,李家和. 東南文化. 1993(04)
[9]江西鷹潭角山窯址試掘簡報[J]. 李家和,楊巨源,黃水根. 華夏考古. 1990(01)
[10]福建省光澤縣古遺址古墓葬的調(diào)查和清理[J]. 考古. 1985(12)
本文編號:370432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贛江鄱陽湖區(qū)商代文化的區(qū)系類型研究[J]. 彭明瀚. 考古. 2004(03)
[2]江西婺源縣茅坦莊遺址商代文化遺存發(fā)掘簡報[J]. 李榮華,趙德林,余琦,詹祥云. 南方文物. 2006(01)
[3]江西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與夏文化的南漸[J]. 彭適凡. 南方文物. 2007(01)
[4]試論江西萬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關問題[J]. 趙東升. 東南文化. 2009(02)
[5]二里頭文化向南方的傳播[J]. 向桃初. 考古. 2011(10)
[6]從出土遺物看商時期南方與中原的文化互動[J]. 豆海鋒. 考古. 2017(04)
[7]江西萬年類型商文化研究[J]. 李家和,楊巨源,劉詩中. 東南文化. 1990(03)
[8]江西廣豐社山頭遺址發(fā)掘[J]. 徐長青 ,翁松齡 ,李家和. 東南文化. 1993(04)
[9]江西鷹潭角山窯址試掘簡報[J]. 李家和,楊巨源,黃水根. 華夏考古. 1990(01)
[10]福建省光澤縣古遺址古墓葬的調(diào)查和清理[J]. 考古. 1985(12)
本文編號:3704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70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