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廟“舞亭”新證
發(fā)布時間:2022-10-15 20:24
此文新證之義有二,一是北宋"龜頭舞亭"碑刻證據(jù)的新發(fā)現(xiàn);二是對宋金元"舞亭"類建筑形制演進形態(tài)及功能的重新厘定。宋金元時期神廟"舞亭類"建筑主要有"初始型舞亭"形制演進和"露臺型舞亭"形制演進兩種模式。其中"露臺型舞亭"形制演進模式變化略小;"初始型舞亭"形制演進模式經(jīng)歷了"初始型舞亭""發(fā)展型舞亭""標準型舞亭"三種演進形態(tài)。各形態(tài)舞亭之功能亦各有側重,"露臺型舞亭""標準型舞亭",演出樂舞和戲曲是其主要功能;"初始型舞亭""發(fā)展型舞亭",其主要功能當為雩祭時進行舞雩的場所,展演雜劇的功能退居其次。且基本判定陽城縣馬寨村長興嶺湯王行廟中北宋"龜頭舞亭"當為"初始型舞亭"形制布局。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碑刻概況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神廟露臺的新發(fā)現(xiàn)[J]. 顏偉,王加昕.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8(01)
[2]北宋上黨神廟演出場所探微[J]. 王潞偉.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5(01)
[3]北宋“舞樓”碑刻的新發(fā)現(xiàn)[J]. 車文明. 文學遺產(chǎn). 2011(05)
[4]略論露臺、勾欄與舞樓之關系[J]. 曹飛.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1(02)
[5]宋金元時期北方農(nóng)村神廟劇場的演進[J]. 延保全. 文藝研究. 2011(05)
[6]后土祠廟貌碑中兩方臺的考釋[J]. 車文明. 考古. 2001(06)
[7]論宋代神廟劇場[J]. 譚帆.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6)
[8]中國古代劇場形制沿革[J]. 廖奔. 文物. 1996(02)
[9]宋元戲臺遺跡——中國古代劇場文物研究之一[J]. 廖奔. 文物. 1989(07)
本文編號:3691980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碑刻概況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神廟露臺的新發(fā)現(xiàn)[J]. 顏偉,王加昕.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8(01)
[2]北宋上黨神廟演出場所探微[J]. 王潞偉.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5(01)
[3]北宋“舞樓”碑刻的新發(fā)現(xiàn)[J]. 車文明. 文學遺產(chǎn). 2011(05)
[4]略論露臺、勾欄與舞樓之關系[J]. 曹飛.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 2011(02)
[5]宋金元時期北方農(nóng)村神廟劇場的演進[J]. 延保全. 文藝研究. 2011(05)
[6]后土祠廟貌碑中兩方臺的考釋[J]. 車文明. 考古. 2001(06)
[7]論宋代神廟劇場[J]. 譚帆.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6)
[8]中國古代劇場形制沿革[J]. 廖奔. 文物. 1996(02)
[9]宋元戲臺遺跡——中國古代劇場文物研究之一[J]. 廖奔. 文物. 1989(07)
本文編號:3691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69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