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下半葉學界關于黃巾起義部分問題的考釋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2-08-12 17:07
梳理二十世紀下半葉學界關于黃巾起義部分問題的研究成果可知,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而言,有學者認為其與陰陽五行說有關,重點在甲子;多數(shù)學者認為黃巾起義的口號與五行學說無關,也有人提出這個口號有助于增強保密性、隱蔽性。關于《太平經(jīng)》的性質,有學者認為其是東漢黨錮人物假托神道的一部挽救垂危統(tǒng)治的改良主義著作,不是農民革命的經(jīng)典,作者是于吉等術士;也有少數(shù)學者認為《太平經(jīng)》是一部反映農民切身利益的著作。關于《太平經(jīng)》與太平道以及黃巾起義的關系,有學者認為張角等人對《太平經(jīng)》進行揚棄,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發(fā)動起義,也有學者認為《太平經(jīng)》與黃巾起義完全無關且呈敵對關系。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含義
二、《太平經(jīng)》的性質
三、《太平經(jīng)》與太平道以及黃巾起義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黃神越章”——兼談黃巾口號的意義及相關問題[J]. 歷史研究. 1996(01)
[2]秦漢五德終始初探[J]. 湯其領. 史學月刊. 1995(01)
[3]《太平經(jīng)》和太平道的思想及其對黃巾農民戰(zhàn)爭的影響[J]. 朱永齡. 九江師專學報. 1991(03)
[4]《太平經(jīng)》與黃巾起義無關[J]. 朱子彥.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7(04)
[5]黃巾口號之謎[J]. 劉九生.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02)
[6]《太平經(jīng)》與早期道教[J]. 李養(yǎng)正. 道協(xié)會刊. 1982(01)
[7]“蒼天”試解[J]. 雛飛. 史學月刊. 1981(05)
[8]論《太平經(jīng)》和太平道[J]. 鐘肇鵬. 文史哲. 1981(02)
[9]論黃巾起義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J]. 張效禹.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02)
[10]《太平經(jīng)》剖析——兼談《太平經(jīng)》與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若干思想聯(lián)系[J]. 馮達文.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03)
本文編號:367626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含義
二、《太平經(jīng)》的性質
三、《太平經(jīng)》與太平道以及黃巾起義的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黃神越章”——兼談黃巾口號的意義及相關問題[J]. 歷史研究. 1996(01)
[2]秦漢五德終始初探[J]. 湯其領. 史學月刊. 1995(01)
[3]《太平經(jīng)》和太平道的思想及其對黃巾農民戰(zhàn)爭的影響[J]. 朱永齡. 九江師專學報. 1991(03)
[4]《太平經(jīng)》與黃巾起義無關[J]. 朱子彥.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7(04)
[5]黃巾口號之謎[J]. 劉九生. 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02)
[6]《太平經(jīng)》與早期道教[J]. 李養(yǎng)正. 道協(xié)會刊. 1982(01)
[7]“蒼天”試解[J]. 雛飛. 史學月刊. 1981(05)
[8]論《太平經(jīng)》和太平道[J]. 鐘肇鵬. 文史哲. 1981(02)
[9]論黃巾起義的特點及其歷史作用[J]. 張效禹.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02)
[10]《太平經(jīng)》剖析——兼談《太平經(jīng)》與東漢末年農民起義的若干思想聯(lián)系[J]. 馮達文.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03)
本文編號:3676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67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