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博物館藏宋元瓷枕鑒賞
發(fā)布時間:2022-01-01 20:42
<正>一、瓷枕的實用價值瓷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夏季納涼用的寢具。北宋詩人張耒的《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詩云:"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fēng)生,腦寒發(fā)冷泥丸驚"。這幾句詩明確地道出了瓷枕的質(zhì)地、釉色及其消暑納涼的功效。此外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在《醉花陰》一詞中也寫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據(jù)專家考證仿青白玉的青白釉瓷枕有時也被稱為"玉枕"。因此詞中的"玉枕"并非真正的玉枕,應(yīng)是當(dāng)時燒造的青白釉瓷枕,詩中同樣也道出了瓷枕納涼的作用。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宋白釉黑花八棱帶字瓷枕
長23.8、寬19、高11.7厘米,枕呈八角形,前低后高,白釉黑彩,枕面兩側(cè)飾折枝花卉,中部方框內(nèi)有五言絕句一首“暑退漸秋涼,蛩聲竟夜長,金風(fēng)吹敗葉,滿路菊花香”,枕壁飾花草紋一周。瓷枕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夏季所普遍使用的納涼寢具,不僅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制瓷工匠還發(fā)揮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賦予了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該件瓷枕的枕面前低后高,左右呈弧面型,人在使用時將頸部枕于其上,使人的頸椎處于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不僅可以使古人的發(fā)髻免于凌亂,同時也保證了古人免受頸椎病的困擾。枕面上的五言絕句描述了大致從處暑到秋分之后這段節(jié)氣的天氣轉(zhuǎn)變,暑去秋來,日短夜長,秋風(fēng)瑟瑟,菊花盛開。枕者入寢時見此詩文,也必然會給其心里帶來陣陣涼意與文學(xué)美的慰藉。二、瓷枕的裝飾及造型之美
瓷枕的裝飾方法大體可以分為胎裝飾和釉裝飾兩類。所謂胎裝飾,即對胎體的加工改造如運用刻、劃、剔花以及化妝土裝飾、堆塑等手法而達到的瓷器裝飾效果,如瓷枕中的珍珠地、刻畫花等;釉裝飾,即通過胎體上的釉、彩的附著與繪畫而達成的裝飾效果,如瓷枕中的白地黑花、三彩等。珍珠地是我國宋代北方瓷窯普遍使用的裝飾方法之一,其制作工藝首先在器物胚體上施白色化妝土,再于其上劃出主題紋飾,在紋飾以外的空間(或在紋飾內(nèi))用小圓孔工具戳印出如珍珠狀細小的圓圈,最后在器物上施透明釉入窯燒成。宋白釉珍珠地“皇帝萬歲”剔花瓷枕(圖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瓷枕的裝飾性[J]. 李秋晨. 文物天地. 2019(11)
[2]磁州窯瓷枕紋飾的吉祥寓意研究[J]. 楊旭光. 中國陶瓷. 2019(06)
[3]磁州窯元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論考[J]. 廖奔. 文藝研究. 2019(05)
[4]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藏瓷枕賞析[J]. 郝素梅,劉麗麗. 大眾考古. 2018(11)
[5]方寸之間有天地——從安徽博物院館藏的幾方瓷枕說開來[J]. 劉榴.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06)
[6]夢落玉枕 煙霞流芳——中國古代瓷枕概述[J]. 朱匡杰. 東方收藏. 2013(06)
本文編號:3562808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宋白釉黑花八棱帶字瓷枕
長23.8、寬19、高11.7厘米,枕呈八角形,前低后高,白釉黑彩,枕面兩側(cè)飾折枝花卉,中部方框內(nèi)有五言絕句一首“暑退漸秋涼,蛩聲竟夜長,金風(fēng)吹敗葉,滿路菊花香”,枕壁飾花草紋一周。瓷枕作為古代勞動人民夏季所普遍使用的納涼寢具,不僅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制瓷工匠還發(fā)揮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賦予了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該件瓷枕的枕面前低后高,左右呈弧面型,人在使用時將頸部枕于其上,使人的頸椎處于自然彎曲的狀態(tài),不僅可以使古人的發(fā)髻免于凌亂,同時也保證了古人免受頸椎病的困擾。枕面上的五言絕句描述了大致從處暑到秋分之后這段節(jié)氣的天氣轉(zhuǎn)變,暑去秋來,日短夜長,秋風(fēng)瑟瑟,菊花盛開。枕者入寢時見此詩文,也必然會給其心里帶來陣陣涼意與文學(xué)美的慰藉。二、瓷枕的裝飾及造型之美
瓷枕的裝飾方法大體可以分為胎裝飾和釉裝飾兩類。所謂胎裝飾,即對胎體的加工改造如運用刻、劃、剔花以及化妝土裝飾、堆塑等手法而達到的瓷器裝飾效果,如瓷枕中的珍珠地、刻畫花等;釉裝飾,即通過胎體上的釉、彩的附著與繪畫而達成的裝飾效果,如瓷枕中的白地黑花、三彩等。珍珠地是我國宋代北方瓷窯普遍使用的裝飾方法之一,其制作工藝首先在器物胚體上施白色化妝土,再于其上劃出主題紋飾,在紋飾以外的空間(或在紋飾內(nèi))用小圓孔工具戳印出如珍珠狀細小的圓圈,最后在器物上施透明釉入窯燒成。宋白釉珍珠地“皇帝萬歲”剔花瓷枕(圖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代瓷枕的裝飾性[J]. 李秋晨. 文物天地. 2019(11)
[2]磁州窯瓷枕紋飾的吉祥寓意研究[J]. 楊旭光. 中國陶瓷. 2019(06)
[3]磁州窯元白地黑花長方形瓷枕論考[J]. 廖奔. 文藝研究. 2019(05)
[4]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藏瓷枕賞析[J]. 郝素梅,劉麗麗. 大眾考古. 2018(11)
[5]方寸之間有天地——從安徽博物院館藏的幾方瓷枕說開來[J]. 劉榴.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06)
[6]夢落玉枕 煙霞流芳——中國古代瓷枕概述[J]. 朱匡杰. 東方收藏. 2013(06)
本文編號:35628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562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