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及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1-08-10 13:26
雕塑是一種空間造型藝術,它通過立體的外在形式展現(xiàn)了人們的思想與生活。雕塑作品在制作的過程當中,主要應用了雕、刻和塑這三種方法。東漢時期,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并與中國傳統(tǒng)雕塑融合在一起。在經歷歲月的演變之后,佛教雕塑變得民族化和世俗化。在南北朝時期,佛教雕塑技藝得到了快速地發(fā)展,佛教雕塑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在這個過程當中,具有異域風格的印度佛教藝術開始與我國傳統(tǒng)民族藝術相融合,形成了千古流傳的佛教雕塑藝術。本文主要對南北朝時期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過程以及特點進行分析與探究。
【文章來源】:藝術評鑒. 2020,(1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
(一)南北朝佛教雕塑起源與發(fā)展的社會背景
(二)佛教雕塑的起源
(三)佛教雕塑的發(fā)展
(四)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特點
二、南北朝佛教雕塑的特點
(一)題材的民族化
(二)造型的世俗化
(三)雕塑的藝術化
(四)造像的人文性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展與演變——淺談中國古代佛教雕塑藝術[J]. 鄧河. 大眾文藝. 2016(18)
[2]隋唐佛教雕塑藝術的公共客觀性與主觀性[J]. 杜冬梅. 文藝評論. 2013(10)
[3]淺析早期藏傳佛教雕塑藝術的風格及其特征[J]. 白日·洛桑扎西. 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 2006(02)
[4]站在神的一邊——略論藏傳佛教雕塑藝術及其特征[J]. 彭肜.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本文編號:3334145
【文章來源】:藝術評鑒. 2020,(1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
(一)南北朝佛教雕塑起源與發(fā)展的社會背景
(二)佛教雕塑的起源
(三)佛教雕塑的發(fā)展
(四)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藝術演變特點
二、南北朝佛教雕塑的特點
(一)題材的民族化
(二)造型的世俗化
(三)雕塑的藝術化
(四)造像的人文性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發(fā)展與演變——淺談中國古代佛教雕塑藝術[J]. 鄧河. 大眾文藝. 2016(18)
[2]隋唐佛教雕塑藝術的公共客觀性與主觀性[J]. 杜冬梅. 文藝評論. 2013(10)
[3]淺析早期藏傳佛教雕塑藝術的風格及其特征[J]. 白日·洛桑扎西. 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 2006(02)
[4]站在神的一邊——略論藏傳佛教雕塑藝術及其特征[J]. 彭肜.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本文編號:3334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33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