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國猶太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3 09:02
本文關鍵詞: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國猶太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以“絲綢之路”和古代中國猶太人為研究對象,旨在從“絲綢之路”的角度對古代中國猶太人問題加以系統(tǒng)的解讀。一般而言,學術界公認的“絲綢之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早期絲綢之路”,“隋唐絲綢之路”以及“宋元絲綢之路”,本文對古代中國猶太人的研究因此也是按照這三個階段而依次展開的。首先,在“早期絲綢之路”階段,盡管已經(jīng)有一些猶太社團分布在了當時的那條“絲綢之路”上,但鑒于當時大部分猶太人都從事農(nóng)業(yè),所以他們在當時通過“絲綢之路”而與中國取得接觸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在“隋唐絲綢之路”階段,猶太人已經(jīng)分布在了當時東西方商道的各個據(jù)點上,而且在這一時代猶太民族的經(jīng)濟結(jié)構也逐漸從農(nóng)業(yè)轉(zhuǎn)向了工商業(yè),因而一些猶太商人很自然的就來到了中國活動,不過由于中國國內(nèi)局勢的混亂,該時期來華的猶太人數(shù)量可能并不是很多,中猶交往可能也不像以往學界想象的那樣頻繁。到了“宋元絲綢之路”階段,由于宋代海上對外貿(mào)易的繁榮以及元代對“色目人”的優(yōu)厚政策,散居在西亞,波斯,印度的猶太人可能大規(guī)模的參與到了對華經(jīng)濟活動之中,甚至之后定居在開封,寧波,杭州,揚州等地的中國猶太人的緣起也可以從這一時期的中猶交往中搜尋到線索。然而隨著明代初期的海禁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中外私人商業(yè)貿(mào)易活動的斷絕,以“絲綢之路”為媒介的古代中猶來往也畫上了句號,而那些早前定居在中國的猶太人則由于缺乏與其他地區(qū)猶太社區(qū)的聯(lián)系而逐漸與中華民族融合在了一起。
【關鍵詞】:中國猶太人 絲綢之路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07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導論6-23
- 一.研究范圍界定6-7
- 二.研究動機及目的7-9
- 三.研究可行性論證9-10
- 四.文獻綜述10-23
- 第二章 早期絲綢之路與“猶太人漢代來華說”辨析23-35
- 一.“早期絲綢之路”與其沿途商業(yè)站點23-28
- 二.“早期絲綢之路”上的猶太人28-30
- 三.“猶太人漢代來華說”之辨析30-35
- 第三章 “隋唐絲綢之路”與唐代來華猶太人35-53
- 一.“隋唐絲綢之路”及其沿途商業(yè)站點35-44
- 二.“隋唐絲綢之路”上的猶太人44-49
- 三.隋唐時期的來華猶太人49-53
- 第四章 “宋元絲綢之路”與中國猶太人之淵源53-84
- 一.宋元時期的“絲綢之路”及其沿途商站53-61
- 二.“宋元絲綢之路”上的猶太社團61-63
- 三.宋元時期中國猶太人淵源考63-84
- 第五章 絲綢之路的衰落與中國猶太社團的消亡84-91
- 一.中國猶太社團衰亡的表像84-85
- 二.中國猶太社團衰亡原因考85-91
- 結(jié)語91-92
- 參考文獻92-103
- 后記10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自力;中國開封猶太人的若干問題[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2 黃俊琳;珍貴的開封猶太碑[J];檔案管理;1988年05期
3 王亞平;中世紀西歐猶太人的社會地位[J];東北師大學報;1994年06期
4 余太山;安息與烏弋山離考[J];敦煌學輯刊;1991年02期
5 趙復三;對猶太宗教文化與其他文化關系的一點探索[J];世界歷史;1989年02期
6 張倩紅;試論猶太民族的特性[J];世界歷史;1993年06期
7 張倩紅;;伊斯蘭世界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交往[J];世界歷史;2006年06期
8 徐新;開封猶太社團史研究文獻舉要[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9 李景文;20世紀90年代關于歷史上開封猶太人研究的回顧與存在問題的探討[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10 張倩紅;劉百陸;;從遺存碑文看開封猶太社團的社會生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本文關鍵詞: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國猶太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2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2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