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貢賜體系中的漠北回紇與唐朝關系(629-843)
發(fā)布時間:2021-05-13 23:17
貢賜體系是唐朝處理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主要措施。在“貢賜關系”的研究中,我們更注重雙方的互動性。在貢賜體系下的漠北回紇與唐朝關系中,政治方面既有唐朝在漠北設置羈縻州統(tǒng)轄鐵勒諸部的舉動,又有回紇建立汗國后請求冊封可汗而唐朝予以冊封的行為。軍事方面既有唐朝維護回紇酋長父子繼承制的干預行為,又有回紇聽從唐朝調遣、與唐軍一起先后翦滅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西突厥和后突厥汗國的重大行動,而且安史之亂后回紇助唐平安史之亂、與吐蕃力爭北庭以保持西域通道暢通。經濟方面既有回紇與唐朝的朝貢貿易,又有唐朝對回紇平叛的賞賜,尤其是安史之亂后唐朝出于各種原因與回紇的大規(guī)模絹馬貿易更是影響深遠。文化方面既有回紇向唐朝的請婚和唐朝的賜婚,又有摩尼教在漠北和中原地區(qū)的傳播。和親與互市這兩條紐帶使兩者關系緊密起來,基本維持了兩者間和平、友好的貢賜關系。冊封、朝貢是回紇與唐朝相互確認兩者貢賜關系與主從關系的標志,羈縻府州是唐朝前期貢賜體系的基礎性和穩(wěn)定性因素,而互市成為唐中后期維系貢賜體系的穩(wěn)定性、決定性因素。安史之亂后回紇助唐平叛至頓莫賀上臺前的20多年,回紇與唐朝成為兄弟之國,此一時期回紇在雙方關系中處于強勢地位,唐...
【文章來源】: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1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選題來源與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 有關雙方關系的綜合性著作和論文
(二) 關于回紇汗國與唐朝關系的性質研究
(三) 和親
(四) 互市
(五) 羈縻制度與管理機構
(六) 治邊觀念、治邊戰(zhàn)略與朝貢體系
(七) 使者
三、概念辨析
(一) 貢賜、朝貢
(二) 藩屬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貢賜體系發(fā)展階段
一、初立期:滅東突厥汗國,唐帝一獲天可汗稱號
二、羈縻制度架構期:滅薛延陀汗國,唐帝二獲天可汗稱號
(一) 擊滅薛延陀汗國
(二) 設立羈縻府州,唐朝管轄范圍直達漠北
(三) 吐迷度稱汗與唐朝平定回紇內亂
三、范圍大拓展期:回紇助唐征服西域諸國
(一) 滅龜茲,設安西四鎮(zhèn)
(二) 討平突厥車鼻部,置單于、瀚海兩都護府
(三) 平西突厥,打通絲綢之路
四、退出漠北期:后突厥汗國的挑戰(zhàn)及其覆滅
五、殘破與動蕩期:安史之亂后雙方成兄弟之國
(一) 一借回紇兵,收復二京城
(二) 二借回紇兵,再收東京
(三) 涇陽之盟,共擊吐蕃
六、調整與恢復期:唐回聯(lián)軍西域抗吐蕃
(一) 突董事件中的唐回關系
(二) 咸安公主和親,恢復君臣之序
(三) 太和公主和親回紇,吐蕃與唐朝會盟息兵
七、漠北回紇與唐朝關系的簡要分期
第二章 貢賜體系的維系
一、朝貢與冊封
(一) 回紇請求冊封汗號的原因——以骨力裴羅時期為例
(二) 朝貢與賞賜的統(tǒng)計與分析
(四) 唐朝任命回紇官員的原因
二、經濟交往
(一) 絹馬互市貿易
(二) 因軍功、和親等原因賞賜回紇的交往形式
(三) 回紇入貢的貿易形式
第三章 貢賜體系中回紇與唐朝關系的特征
一、等級性與不平等性
二、和平性與懷柔性
三、互惠性與互利性
四、回紇對唐朝國家認同感與對本民族認同感的并存
結語
附錄:回紇與唐朝關系大事編年
參考文獻
在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及獲獎情況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今中國之銜接——疆域觀察的一個視角[J]. 李鴻賓.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0(02)
[2]唐代漠北回紇碑銘述論[J]. 王旭送.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唐代和親公主的婚禮及家庭生活[J]. 郭海文.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4]回紇汗國古突厥文碑銘研究述略[J]. 洪勇明. 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中國古代藩屬理論初探[J]. 黃松筠. 東北史地. 2009(04)
[6]東亞朝貢體系的文化內涵——與西方殖民體系的比較[J]. 茹瑩,宮玉振. 濱州學院學報. 2009(02)
[7]回紇民族關系思想初探[J]. 馬曉麗.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8]唐代回鶻宗教信仰的歷史變遷[J]. 李中和. 甘肅社會科學. 2009(02)
[9]中華朝貢體系:觀念結構與功能[J]. 簡軍波. 國際政治研究. 2009(01)
[10]突厥碑銘所見黠戛斯與突厥、回鶻關系考[J]. 王潔,楊富學.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09(01)
博士論文
[1]鐵勒歷史研究[D]. 包文勝.內蒙古大學 2008
[2]中國古代民族關系中的質子研究[D]. 陳金生.蘭州大學 2008
[3]回鶻摩尼教研究[D]. 桂林.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回紇信仰摩尼教的社會背景和原因分析[D]. 譚成明.新疆師范大學 2009
[2]粟特人對鄂爾渾回鶻(回紇)的影響研究[D]. 尼扎吉·喀迪爾.新疆大學 2009
[3]朝貢體系的歷史遺產及其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D]. 吳洪君.山東大學 2009
[4]唐朝派往邊疆民族地區(qū)的吊冊類使者研究[D]. 佟磊.首都師范大學 2008
[5]盛唐對外關系及其國際政治思想研究[D]. 董承婷.華中師范大學 2008
[6]唐人和親詩研究[D]. 王田田.南京師范大學 2007
[7]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與回鶻汗國的滅亡[D]. 阿麗亞·阿布都拉.新疆師范大學 2007
[8]從突董事件看唐朝與回紇的關系[D]. 杜娟.新疆大學 2005
[9]唐代各族和平交往邊塞詩研究[D]. 薛雋雯.上海師范大學 2003
[10]唐前朝(618—763年)和親研究[D]. 衛(wèi)永鋒.四川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84880
【文章來源】: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shù)】:1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選題來源與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一) 有關雙方關系的綜合性著作和論文
(二) 關于回紇汗國與唐朝關系的性質研究
(三) 和親
(四) 互市
(五) 羈縻制度與管理機構
(六) 治邊觀念、治邊戰(zhàn)略與朝貢體系
(七) 使者
三、概念辨析
(一) 貢賜、朝貢
(二) 藩屬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貢賜體系發(fā)展階段
一、初立期:滅東突厥汗國,唐帝一獲天可汗稱號
二、羈縻制度架構期:滅薛延陀汗國,唐帝二獲天可汗稱號
(一) 擊滅薛延陀汗國
(二) 設立羈縻府州,唐朝管轄范圍直達漠北
(三) 吐迷度稱汗與唐朝平定回紇內亂
三、范圍大拓展期:回紇助唐征服西域諸國
(一) 滅龜茲,設安西四鎮(zhèn)
(二) 討平突厥車鼻部,置單于、瀚海兩都護府
(三) 平西突厥,打通絲綢之路
四、退出漠北期:后突厥汗國的挑戰(zhàn)及其覆滅
五、殘破與動蕩期:安史之亂后雙方成兄弟之國
(一) 一借回紇兵,收復二京城
(二) 二借回紇兵,再收東京
(三) 涇陽之盟,共擊吐蕃
六、調整與恢復期:唐回聯(lián)軍西域抗吐蕃
(一) 突董事件中的唐回關系
(二) 咸安公主和親,恢復君臣之序
(三) 太和公主和親回紇,吐蕃與唐朝會盟息兵
七、漠北回紇與唐朝關系的簡要分期
第二章 貢賜體系的維系
一、朝貢與冊封
(一) 回紇請求冊封汗號的原因——以骨力裴羅時期為例
(二) 朝貢與賞賜的統(tǒng)計與分析
(四) 唐朝任命回紇官員的原因
二、經濟交往
(一) 絹馬互市貿易
(二) 因軍功、和親等原因賞賜回紇的交往形式
(三) 回紇入貢的貿易形式
第三章 貢賜體系中回紇與唐朝關系的特征
一、等級性與不平等性
二、和平性與懷柔性
三、互惠性與互利性
四、回紇對唐朝國家認同感與對本民族認同感的并存
結語
附錄:回紇與唐朝關系大事編年
參考文獻
在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及獲獎情況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今中國之銜接——疆域觀察的一個視角[J]. 李鴻賓.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0(02)
[2]唐代漠北回紇碑銘述論[J]. 王旭送.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唐代和親公主的婚禮及家庭生活[J]. 郭海文.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4]回紇汗國古突厥文碑銘研究述略[J]. 洪勇明. 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5]中國古代藩屬理論初探[J]. 黃松筠. 東北史地. 2009(04)
[6]東亞朝貢體系的文化內涵——與西方殖民體系的比較[J]. 茹瑩,宮玉振. 濱州學院學報. 2009(02)
[7]回紇民族關系思想初探[J]. 馬曉麗.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8]唐代回鶻宗教信仰的歷史變遷[J]. 李中和. 甘肅社會科學. 2009(02)
[9]中華朝貢體系:觀念結構與功能[J]. 簡軍波. 國際政治研究. 2009(01)
[10]突厥碑銘所見黠戛斯與突厥、回鶻關系考[J]. 王潔,楊富學. 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 2009(01)
博士論文
[1]鐵勒歷史研究[D]. 包文勝.內蒙古大學 2008
[2]中國古代民族關系中的質子研究[D]. 陳金生.蘭州大學 2008
[3]回鶻摩尼教研究[D]. 桂林.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回紇信仰摩尼教的社會背景和原因分析[D]. 譚成明.新疆師范大學 2009
[2]粟特人對鄂爾渾回鶻(回紇)的影響研究[D]. 尼扎吉·喀迪爾.新疆大學 2009
[3]朝貢體系的歷史遺產及其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D]. 吳洪君.山東大學 2009
[4]唐朝派往邊疆民族地區(qū)的吊冊類使者研究[D]. 佟磊.首都師范大學 2008
[5]盛唐對外關系及其國際政治思想研究[D]. 董承婷.華中師范大學 2008
[6]唐人和親詩研究[D]. 王田田.南京師范大學 2007
[7]牟羽可汗改宗摩尼教與回鶻汗國的滅亡[D]. 阿麗亞·阿布都拉.新疆師范大學 2007
[8]從突董事件看唐朝與回紇的關系[D]. 杜娟.新疆大學 2005
[9]唐代各族和平交往邊塞詩研究[D]. 薛雋雯.上海師范大學 2003
[10]唐前朝(618—763年)和親研究[D]. 衛(wèi)永鋒.四川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84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18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