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記憶的北齊臨淮王像碑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16:49
石碑亦有"自傳"。一件造像碑如何在長時段的歷史中逐漸成為民眾的歷史記憶,并參與塑造歷史?本文鉤沉出山東青州龍興寺臨淮王像碑從北齊時樹立到屹立數(shù)百年、后傾圮、重立、搬遷的歷程,期間歷經(jīng)千余年。歷代佛教信徒、金石學(xué)家、地方官員、普通民眾對像碑的態(tài)度和作為不一,而另一方面像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這些不同身份人群的歷史記憶。石碑本身之外,仍有拓片多件傳世,石碑與拓片及其流傳史構(gòu)成了一件石碑的千年"自傳"。
【文章來源】:藝術(shù)設(shè)計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臨淮王像碑概況
二、作為歷史記憶和塑造歷史記憶的臨淮王像碑
三、作為錄文與拓本的臨淮王像碑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山東青州北齊《臨淮王像碑》[J]. 孫新生. 文物. 1999(09)
本文編號:3179713
【文章來源】:藝術(shù)設(shè)計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臨淮王像碑概況
二、作為歷史記憶和塑造歷史記憶的臨淮王像碑
三、作為錄文與拓本的臨淮王像碑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山東青州北齊《臨淮王像碑》[J]. 孫新生. 文物. 1999(09)
本文編號:3179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17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