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性服飾的美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00:08
明代女性服飾以明中葉為界,形成了前后兩種不同的服飾風貌。明代前期女性服飾主要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儒家美學的繼承,中期之后崇奢尚艷之風漸起,人們開始熱烈追求新奇華美的服飾風格,而到明代晚期蘇樣的興起對奢華艷色服飾產(chǎn)生了沖擊。這些服飾審美觀念的變化與社會變化息息相關(guān),從明中葉開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均較前期產(chǎn)生了變化,前后不同的服飾風貌正是明代審美風尚變化的體現(xiàn)。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論述明代女性的服飾美學:第一章,分析明代女性服飾樣式變化的主要成因;第二章,通過分析明代前后期服飾款式的變化所體現(xiàn)的社會風尚變化,論述明代審美文化心理的變化;第三章,梳理明代女性服飾配飾的發(fā)展變化,結(jié)合明人典籍記載和出土實物分析明代飾物審美風尚的變化;第四章,論述明代女性服飾對后世服飾的影響。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霞帔樣式《三才圖繪》一五三八頁
王配曹家夫人畢氏畫像圖解 自周錫保《中國重新制定了禮服的樣式,此次規(guī)定面見行祭祀時需穿著命婦禮服。主體雖然還,但此次更定對大袖衫的形制做了詳細領(lǐng)部寬三寸,兩邊衣領(lǐng)各垂直向下一尺
圖 2.4 大帶、革帶、綬珮、祎衣、冠 《三才圖繪》一五一五;一五一七表 2.9 皇后常服時間部件洪武三年 洪武四年 永樂三年冠用皂縠,附以翠博山、上裝飾有金龍
本文編號:3096663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10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霞帔樣式《三才圖繪》一五三八頁
王配曹家夫人畢氏畫像圖解 自周錫保《中國重新制定了禮服的樣式,此次規(guī)定面見行祭祀時需穿著命婦禮服。主體雖然還,但此次更定對大袖衫的形制做了詳細領(lǐng)部寬三寸,兩邊衣領(lǐng)各垂直向下一尺
圖 2.4 大帶、革帶、綬珮、祎衣、冠 《三才圖繪》一五一五;一五一七表 2.9 皇后常服時間部件洪武三年 洪武四年 永樂三年冠用皂縠,附以翠博山、上裝飾有金龍
本文編號:3096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309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