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十六國五涼考

發(fā)布時間:2018-05-17 05:37

  本文選題:五涼 + 遷徙; 參考:《山西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前后,北方和西北諸族因各種原因大量內徙,并且深入到內地,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中國北部民族分布的格局。這種民族分布格局的變化,對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有著重大的影響,而古代河西走廊地區(qū)歷來是民族雜居之地,這些雜居民族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先后建立起了五涼政權。這些民族陸續(xù)進入西北,并廣泛活動于河西走廊地區(qū),對西北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區(qū)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北方和中原地區(qū)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候,河西走廊地區(qū)卻在一個相對緩和的民族矛盾中存在和發(fā)展。十六國時期,河西走廊先后建立的五涼政權它們分別是:前涼(317-376)、后涼(385-403)、南涼(397-414)、北涼(397-439)、西涼(400-421)本文擬考證各河西民族政權的存在方式,以及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影響,進而研究漢政權能夠在西北地區(qū)存在的原因,探討他們對河西走廊地區(qū)產生的影響。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efore an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northern and northwest nationalities migrated in large numbers for various reasons and went deep into the interior, which changed the pattern of ethnic distribution in northern China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change of this nati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hile the ancient Hexi Corridor is always the place where the nationalities live together, and these mixed nationalities have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the Wuliang regime in the period of Wuhu Sixteenth State. These ethnic groups have entered the northwest one after another and are widely active in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which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northwest, especially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When the ethnic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Central Plains becom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However,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exists and develops in a relatively relaxed ethnic contradiction. In the 16th State period, the five Liangs regimes were established successively in the Hexi Corridor: Qianliang (317-376N), Houliang (385-403N), Nanliang (397-414N), Beiliang (397-439), Xiliang (400-421). Then it studies the reasons why the Han regime can exist in Northwest China, and discusse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exi Corridor.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傳說中的大漠古國——樓蘭[J];黨的建設;2010年10期

2 盧一萍;;精絕[J];西部;2011年13期

3 高潮;;六言古詩趣談[J];閱讀與寫作;2011年05期

4 邢繼柱;;瑞寶閣藏金銅佛像研究 (一)漢傳佛像[J];收藏家;2011年08期

5 劉美奎;;淺談麥積山石窟藝術特色[J];美與時代(上);2011年06期

6 張榮國;;青州北朝佛教造像風格的“混流”[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徐英;;歐亞草原游牧民族藝術年表(上)[J];藝術探索;2011年03期

8 麗端;LILO;;白云蒼狗⑥[J];今古傳奇(奇幻版上半月版);2011年04期

9 趙聲良;;段文杰先生的敦煌藝術研究[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10 吳洪琳;;鐵弗匈奴的族源、族稱及其流散[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國與護羌校尉[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2 黃文昆;;十六國的石窟寺與敦煌石窟藝術[A];炳靈寺石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許福謙;;《晉書》疑年錄(十六國部分)[A];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26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孫毅華;;敦煌壁畫中的城市形象——十六國至元[A];《營造》第五輯——第五屆中國建筑史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C];2010年

5 樸漢濟;;西魏北周時代胡姓再行與胡漢體制[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6 繆鉞;;略談五胡十六國與北朝時期的民族關系[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4年

7 江達煌;;鄴城與北魏先公先王[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1997年

8 許成;;西夏古都興慶府——銀川[A];中國古都研究(第九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1年

9 胡阿祥;;東晉南朝人口南遷之影響述論[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孫曉丹;;信都馮氏一族五位宰相考略[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立峰;說不完五涼文化博大精深 道不盡千年鉤沉源遠流長[N];武威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文亮;從鄉(xiāng)村民宅中尋找古文明[N];巴音郭楞日報;2009年

3 任積泉 市委黨校;張掖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N];張掖日報;2010年

4 記者 楊永林;十六國至北朝長安城宮門遺址面世[N];光明日報;2009年

5 曉冬;十六國時代的賦稅[N];江蘇經濟報;2001年

6 邢曙;武威五涼文化研究會成立[N];武威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張兆棟 范武平;輝煌燦爛武威文化[N];武威日報;2007年

8 通訊員 花建設;伽師西克爾大旅游項目呼之欲出[N];喀什日報(漢);2006年

9 王寶元;五涼故都絲路明珠[N];武威日報;2007年

10 何端中;西涼樂舞藝術[N];民主協(xié)商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俊杰;十六國疆域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敏;自然環(huán)境變遷與北魏的興衰[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3 徐英;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藝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毋有江;北魏政區(qū)地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魏世民;魏晉南北朝小說的嬗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劉林魁;《廣弘明集》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7 白雪;魏晉北朝河西走廊的民族結構與社會變動[D];蘭州大學;2012年

8 李文學;吐谷渾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9 莊金秋;兩晉與北方民族政權關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吳格言;敦煌歸義軍文學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中梁;十六國五涼考[D];山西大學;2010年

2 邢黎鵬;五涼時期胡文化對儒釋道區(qū)域性文化特征形成影響略論[D];蘭州大學;2011年

3 赫飛;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太子監(jiān)國制度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閆旭梅;十六國胡漢分治問題試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朱愛華;《晉書·載記》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婁權鑫;北朝史官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熊崧策;漢晉敦煌士人學術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8 邵華;劉淵政權的歷史合理性[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嚴浩偉;明清河西地區(qū)水與城鎮(zhèn)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白雪松;清代乾嘉時期的《晉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0016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90016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5e8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