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兩漢書經(jīng)考
發(fā)布時間:2017-12-08 15:35
本文關鍵詞:周秦兩漢書經(jīng)考
更多相關文章: 尚書 今古文經(jīng)學 今古文《尚書》 出土文獻 漢魏石經(jīng)《尚書》
【摘要】:《周秦兩漢書經(jīng)考》主要研究先秦兩漢《尚書》文本演變與文句釋義。論文分為文獻綜述、分篇考釋、專題研究三個部分: 文獻綜述部分。首先由清代至民國的《尚書》研究專著中總結《尚書》研究的得失經(jīng)驗,形成貫穿全書的研究方法。其次總結《尚書》寫定、流傳過程中11個方面的基礎文獻,討論了這11個方面的研究進展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分別為:(1)漢代今文《尚書》伏生歐陽大小夏侯本;(2)漢代古文《尚書》;(3)漢代今古文《書序》;(4)《說文解字》引《尚書》(5)馬融鄭玄王肅本;(6)熹平石經(jīng);(7)正始石經(jīng);(8)敦煌寫本《書古文傳》;(9)北宋開寶之前的《經(jīng)典釋文》;(10)《書疏》與開成石經(jīng);(11)《汗簡》輿《書古文訓》 分篇考釋部分?偨Y了先秦兩漢今古文《尚書》所共有的28篇之可考異文,以傳世文獻、出土文獻(包括金文、簡牘、碑刻、寫本四方面)相結合的方式對28篇進行歷史、篇句、文字的重新闡釋。并將先秦兩漢諸書所引《尚書》佚文盡量歸入百篇之中。并以《尚書》文本為核心,力圖解決文獻綜述部分所提出的11個方面的疑難問題。 專題研究部分。從文獻綜述部分所提出的11個方面的文獻出發(fā),對涉及《尚書》寫定、流傳過程中存在長期誤解或聚訟紛紜的問題作出論證。分別為:先秦出土金文簡牘與《尚書》互證問題;西漢時期《史記》所載《尚書》的學派歸屬問題,引申討論西漢《尚書》的傳習情況。東漢《說文》載《尚書》的諸本兼收問題,引申討論東漢今古文《尚書》的基本面貌;漢代碑刻所見《尚書》說,并討論東漢通行本《尚書》與學官本的關系;東漢末期今文《尚書》定本熹平石經(jīng)《尚書》部分行數(shù)推定及復原問題;從敦煌寫本《經(jīng)典釋文》及隸古《尚書傳》,討論其“古文”來源,及其與正始石經(jīng)的不同性質,兼及北宋《經(jīng)典釋文》、《古文尚書》的修訂工作;清代《尚書》研究中存在的方法問題。
【學位授予單位】:清華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04;G2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建平;北敦14681號《尚書》殘卷的抄寫時代及其版本來源——與王煦華先生商榷[J];敦煌學輯刊;2002年02期
2 宋華強;《尚書》札記二則[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05期
3 趙振華,王學春;談偃師焦村魏石經(jīng)《尚書·無逸》殘石[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05期
4 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字——兼談■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5 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J];考古學報;1979年02期
6 許景元;;新出熹平石經(jīng)《尚書》殘石考略[J];考古學報;1981年02期
7 敖承隆;;武清東漢鮮于璜墓[J];考古學報;1982年03期
8 馮時;;殷卜辭四方風研究[J];考古學報;1994年02期
9 范邦瑾;《晉石經(jīng)》探疑[J];史林;1988年04期
10 劉安國;西安市出土的“正始三體石經(jīng)”殘石[J];人文雜志;1957年03期
,本文編號:1266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26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