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日本的殷、周、春秋史研究
本文關鍵詞:2008年日本的殷、周、春秋史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青銅器 東北亞 考古學研究 報告書 文化研究 中國考古學 磨制石器 彌生文化 彌生時代 新石器時代
【摘要】:正近年來,關于初期國家形成的討論一直在持續(xù)。但是,2008年出現(xiàn)了若干降溫的跡象,取而代之的是,與新石器時期產業(yè)、農耕論和東北亞青銅器文化有關的成果較多。首先介紹本領域2008年刊行的主要著作和報告書,然后按照年代、專題介紹其他論著、報告書和論文。
【作者單位】: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飛鳥資料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分類號】:K207.8
【正文快照】: 近年來,關于初期國家形成的討論一直在持續(xù)。但是,2008年出現(xiàn)了若干降溫的跡象,取而代之的是,與新石器時期產業(yè)、農耕論和東北亞青銅器文化有關的成果較多。首先介紹本領域2008年刊行的主要著作和報告書,然后按照年代、專題介紹其他論著、報告書和論文。岡村秀典《中國文明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子今;呂宗力;;《中國考古學·秦漢卷》評價[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1年04期
2 南藝;;中華青銅器之瑰寶 陳璋壺的保護修復與研究項目起動[J];上海工藝美術;2011年02期
3 羅泰;張莉;;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訪談錄[J];南方文物;2011年02期
4 張懋昒;;當代青銅器辨?zhèn)蝃J];收藏;2011年07期
5 賴悅;;國外學者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03期
6 ;青銅器之尊——司母戊大方鼎[J];黨的建設;2010年01期
7 欣華;;“司母戊鼎”原是“后母戊鼎”[J];老同志之友;2011年11期
8 陳勝前;;學貴根底 道尚貫通——考古學課程設置問題與對策[J];南方文物;2011年02期
9 王遠方;;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完善與突破——從“四點分配式”到“五點分配式”[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10 安家瑤;;考古學研究是我國大遺址保護的基礎[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曉強;;探討青銅器的腐蝕與保護[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高微;;新干青銅器現(xiàn)狀與博物館的關系[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張元;;望謨出土的夜郎青銅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楊毅;;超聲波清洗青銅文物[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葉心適;劉林西;甄剛;張津生;陳靜;靳華強;;高能光束熔覆焊接技術修復青銅器工藝研究[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黃理中;;黔西南州發(fā)現(xiàn)的夜郎青銅器[A];夜郎研究——’99夜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7 萬俐;徐飛;陳步榮;朱一帆;;青銅戈上泡銹(發(fā)銹)腐蝕形貌及其組成研究[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8 汪慶正;;汪慶正先生講話[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9 程瑞秀;;青銅器上寫實動物紋的藝術風格與時代特征[A];北京文物與考古第五輯[C];2002年
10 馮紹彬;馮麗婷;胡芳紅;張雷;;氯化亞銅加速青銅器腐蝕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國國立全南大學校人類學科教授 趙鎮(zhèn)先邋著 成t熻,
本文編號:1202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20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