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秉常歷史照片的考訂
本文關鍵詞:傅秉常歷史照片的考訂
更多相關文章: 老照片 中國政府 國民政府 清晰度 歷史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臨時展覽 莫斯科 孫中山 普遍安全
【摘要】:正從2010年起,我館對本館舉辦的部分臨時展覽(主要是歷史老照片展)在舉辦結(jié)束后,將全部的老照片進行清晰度處理,編排、印刷,作為資料刊印。先后出版了《南京解放60周年》、《孫中山奉安大典》、《似水年華——民國服飾展》
【作者單位】: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分類號】:K206
【正文快照】: 從2010年起,我館對本館舉辦的部分臨時展覽(主要是歷史老照片展)在舉辦結(jié)束后,將全部的老照片進行清晰度處理,編排、印刷,作為資料刊印。先后出版了《南京解放60周年》、《孫中山奉安大典》、《似水年華——民國服飾展》、《民國體育圖片展》,以及民國政要林森、閻錫山、傅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習斌;許益民;花有文;;老照片揭開塵封的歷史[J];金山;2009年01期
2 沈濤;;承載我十八年記憶的老照片[J];四川檔案;2009年03期
3 步雄;孫偉;;新老照片中的北京[J];文化月刊;2000年11期
4 詹玲;;伊·阿連德和她的最新小說《老照片》[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1年01期
5 ;老照片[J];新聞傳播;2008年07期
6 田可;;老照片——撥開塵封的歷史[J];軍營文化天地;2009年03期
7 吳偉峰;錢敏;;為歷史留影,,為歲月存真——老攝影師錢敏的“愛國衛(wèi)生運動”老照片[J];浙江畫報;2008年09期
8 林夕;;老照片:收藏歷史瞬間[J];金融經(jīng)濟;2009年15期
9 侯全福;;老照片讓我恢復青春[J];養(yǎng)生月刊;2008年05期
10 顧榮軍;;王開照像館驚現(xiàn)歷史老照片[J];晚霞;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玉貞;;國民政府同蘇聯(lián)的最后博弈者——宋子文、王世杰、蔣經(jīng)國與斯大林的談判(1945~1946)[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下卷)[C];2005年
2 左雙文;朱懷遠;;王世杰與戰(zhàn)后對日和約問題的交涉[A];紀念七七事變爆發(fā)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褚靜濤;;臺灣光復與國民政府恢復行使主權(quán)[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C];2005年
4 欒景河;;《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與《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比較[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欒景河;;毛澤東首次訪問蘇聯(lián)若干問題的歷史考察與思考[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C];2001年
6 鞏勝利;;中國政府成本世界最高?[A];紀念《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頒布10周年征文專輯[C];2003年
7 張建軍;;南京國民政府對蒙古族學生的保送升學政策及其變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曹欣欣;;老照片與陳列展覽[A];回顧與展望:中國博物館發(fā)展百年——2005年中國博物館學會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9 詩書;;尋找塵封的歷史——雷燁抗戰(zhàn)老照片拍攝地點搜索記[A];萬里長城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10 馮琳;;戰(zhàn)后中英商約流產(chǎn)論析[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6年卷[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鈞;“讀圖時代”的饕餮盛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2 章用秀;享受老照片[N];中國商報;2000年
3 峻嶺;寶麗萊 留下的不僅是老照片[N];中國經(jīng)營報;2001年
4 肖穎;老照片收藏風正勁[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李曉東;百年老照片落戶老公館[N];四川日報;2006年
6 黃磊;老照片成收藏新寵 四類品種賣價看漲[N];西部時報;2006年
7 依巴文;探尋“新”老照片的獨特魅力[N];中國商報;2007年
8 劉鵬;三大因素決定老照片市價[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5年
9 ;用底片來修復損壞的老照片[N];電腦報;2005年
10 盧國俊;讓紙照片停止衰老[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縣長職能研究(1928-1937)[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玉紅;中國國民政府與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關系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4 趙紅;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政治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胡博;跨國公司的社會責任[D];南開大學;2009年
6 楊福林;國民政府戰(zhàn)時貿(mào)易統(tǒng)制政策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孫洋;太平洋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阮成發(fā);加入WTO背景下中國政府職能轉(zhuǎn)變與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劉曉亮;當前中國公共危機常態(tài)化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孫寶根;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緝私研究(1931——1945)[D];蘇州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勇;中國政府行政成本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馬金龍;冷戰(zhàn)后中國東北亞安全政策探析[D];吉林大學;2009年
3 魏代梅;《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中國政府的國際環(huán)境合作[D];黑龍江大學;2009年
4 趙峰;完善中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思考[D];中南大學;2004年
5 曹玉樓;泰山保護管理的歷史、現(xiàn)狀和前景[D];山東大學;2005年
6 鄒麗;跨國公司在華技術戰(zhàn)略轉(zhuǎn)變與我國對策[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7 嚴圣恩;韓國中小企業(yè)對中國直接投資現(xiàn)狀及相關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8 陳旺;東南亞華文報紙涉華社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王荔紅;從美國和歐盟反傾銷比較研究看我國政府的應對策略[D];暨南大學;2005年
10 穆罕默德·赫塔卜(Mohammed Khattab);從“非典”看中國政府的“危機管理”[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74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17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