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制中的“左”與“右”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18:28
本文關鍵詞:明代官制中的“左”與“右”
【摘要】:在明代的官制中,同一官職的“左職”與“右職”之間原本只存在著禮儀上的“左尊右卑”之別。然而隨著明代政治的變遷,受明代政治上“重內輕外”之習的影響,其逐漸又在職任配置以及整體人數方面出現了“左內右外”、“左重右輕”、“左稀右眾”的差別。這其中又尤以都御史、侍郎及布政使這三種官職最為明顯。此外,伴隨著永、宣以降銓政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所導致的“選格”的日益完備細密,“左”、“右職”之間在選授遷轉上亦逐漸出現了細密的區(qū)別。 明代官制中的這種“左”“右”之分使明代督撫之加銜更加統(tǒng)一劃一,并在儀式上強化了中央對督撫的控制,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督撫制度;而它對于官員選遷的規(guī)范作用以及對于部分官職任職時間的延長作用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明代的銓政更加規(guī)范與合理。另外,它還深刻影響到了清代的制度設計,清代都察院坐院官的建置與督撫之加銜制度究其實質實是明代“左內右外”慣例的制度化與規(guī)范化。
【關鍵詞】:明代 官制 左職 右職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48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緒論8-13
- 第一章 都察院之都御史13-46
- 第一節(jié) "北左南右"13-26
- 第二節(jié) 督撫憲銜的變遷26-45
- 第三節(jié) "左"、"右職"都御史在選遷上的差別45-46
- 第二章 侍郎與布政使46-71
- 第一節(jié) 南、北六部侍郎之建置46-47
- 第二節(jié) 北六部侍郎在職任上的"左""右"之別47-63
- 第三節(jié) 侍郎整體人數的"左稀右眾"63-67
- 第四節(jié) 左、右布政使之"軒輊"67-70
- 第五節(jié) 選遷上的差別70-71
- 第三章 "左""右"有別現象之成因、功能及影響71-80
- 第一節(jié) "爵位之設當使內尊而外卑、內重而外輕"71-73
- 第二節(jié) "藩司一切政務專制于左使"現象之成因73-75
- 第三節(jié) 明代銓政之流變與"左"、"右職"在選遷上的分途75-78
- 第四節(jié) 功能及影響78-80
- 結論80-83
- 附錄83-255
- 附表1 戶部倉場總督年表83-90
- 附表2 漕運總督年表90-97
- 附表3 南京糧儲總督年表97-103
- 附表4 總理鹽法侍郎都御史年表103-104
- 附表5 遼東經略年表104-105
- 附表6 遼東寧遠總督年表105
- 附表7 薊遼總督年表105-110
- 附表8 宣大總督年表110-116
- 附表9 陜西三邊總督年表116-125
- 附表10 保定總督年表125
- 附表11 兩畿山東河南提督年表125
- 附表12 河南山東總督年表125
- 附表13 河南山陜川湖總督年表125-126
- 附表14 鳳陽總督年表126-127
- 附表15 浙直總督年表127
- 附表16 四川總督年表127-128
- 附表17 四川貴州總督年表128
- 附表18 川貴總督(天啟)年表128-129
- 附表19 兩廣總督年表129-133
- 附表20 云南總督年表133-134
- 附表21 工部易州山廠提督年表134-136
- 附表22 河道總理年表136-141
- 附表23 采木總督年表141-142
- 附表24 采石總督年表142-143
- 附表25 遼東巡撫年表143-149
- 附表26 北直隸巡撫年表149-152
- 附表27 順天巡撫年表152-156
- 附表28 昌平都御史(督治侍郎)年表156-158
- 附表29 通州都御史(督治侍郎)年表158-159
- 附表30 保定巡撫年表159-163
- 附表31 天津巡撫年表163-164
- 附表32 宣大巡撫年表164-165
- 附表33 宣府巡撫年表165-169
- 附表34 大同巡撫年表169-174
- 附表35 山西巡撫年表174-178
- 附表36 河南巡撫年表178-182
- 附表37 陜西巡撫年表182-189
- 附表38 寧夏巡撫年表189-194
- 附表39 甘肅巡撫年表194-199
- 附表40 延綏巡撫年表199-203
- 附表41 云貴川巡撫年表203
- 附表42 云南巡撫年表203-207
- 附表43 四川巡撫年表207-211
- 附表44 松潘巡撫年表211-212
- 附表45 貴州巡撫年表212-216
- 附表46 偏沅巡撫年表216
- 附表47 山東淮揚巡撫年表216-217
- 附表48 山東巡撫年表217-221
- 附表49 登萊巡撫年表221-222
- 附表50 鳳陽巡撫年表222-223
- 附表51 南畿浙西巡撫年表223
- 附表52 應天巡撫年表223-226
- 附表53 浙江巡撫年表226-229
- 附表54 福建巡撫年表229-233
- 附表55 湖廣巡撫年表233-236
- 附表56 鄖陽撫治年表236-240
- 附表57 承天巡撫年表240
- 附表58 江西巡撫年表240-243
- 附表59 南贛巡撫年表243-247
- 附表60 兩廣巡撫年表247
- 附表61 廣東巡撫年表247-248
- 附表62 廣西巡撫年表248-250
- 附表63 操江都御史年表250-255
- 主要參考文獻255-260
- 后記260-2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羅冬陽;明代的督撫制度[J];東北師大學報;1988年04期
2 景愛;;左右史分職說質疑[J];歷史研究;1979年01期
3 姚國旺;;西漢官制尊右尊左考[J];歷史研究;1987年03期
4 莊春波;;也談漢代官制的尚左與尚右[J];歷史研究;1988年03期
5 趙秀玲;50年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J];政治學研究;1999年04期
6 潘星輝;;明代文選與社會變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李光霽;有關秦和漢初丞相二三事[J];天津社會科學;1982年03期
8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J];浙江學刊;2003年03期
,本文編號:1074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07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