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南宮復辟新探
發(fā)布時間:2017-10-19 04:12
本文關鍵詞:明代南宮復辟新探
【摘要】:南宮復辟又稱“奪門之變”,是明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由皇位繼承問題而引發(fā)的一場政變。這場政變與隨后發(fā)生的“曹欽之亂”有密切的聯(lián)系,且因名臣于謙在政變后被冤殺而引人注意。本文對這場政變的過程進行了一次梳理,對其起因和影響也進行了探討。除緒論外,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南宮復辟前的景泰政局。本部分主要敘述了南宮復辟的背景形勢。由于明英宗在土木之變中被俘,時為監(jiān)國的愓王朱祁鈺在群臣的擁戴下登上皇位,是為景泰帝。明英宗最終被迎還后,由于皇位繼承問題問題而引發(fā)易儲、廢后等一系列變動,最終景泰帝獨子之死和景泰帝的私心作祟最終導致了景泰末年皇位繼承遲遲不能確定。朝中大臣卻因復立儲君問題分成了不贊成、觀望和積極贊成三派而錯過了化解危機的最佳時機。本部分還論述了明英宗正統(tǒng)地位對復辟行動中不可忽視的影響。 第二部分,南宮復辟的經過。本部分主要探討發(fā)動這次政變的幾位主謀如石亨、曹吉祥、張幭和徐有貞等人是如何聚集到一起并如何籌劃此次復辟行動的,對最后參加奪門行動的幾位主要成員進行了考證,剔除了如孫繼宗、王驥等一些被誤認為參加奪門的人員。本部分還簡略敘述了奪門的經過。 第三部分,復辟成功的內因與外因。本部分將復辟一方的勢力和景泰帝一方的勢力進行了對比,并對介于這兩方之間的朝臣集團進行了分析。由于景泰帝政治能力有限,,因此他始終沒有建立起有力支持自己的勢力,后宮、宦官和錦衣衛(wèi)這些皇帝最為親信的勢力都中立或倒向明英宗,使得景泰帝在病重時已經處于劣勢。又因景泰帝一貫運用相互牽制之術使得朝臣難以迅速達成一致意見,從而抱有極強功利心和冒險精神的復辟勢力抓住時機,在冒死一搏中取得了勝利。 第四部分,復辟后的景泰舊臣與奪門新貴。本部分講述復辟成功后朝中的重大變動。復辟后明英宗對復辟集團進行了濫賞,并撤換了朝中大部分高級官員。復辟集團包括明英宗本人在內展開了以個人恩怨為主的報復行動,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于謙之死和王文之死。對涉及于謙和王文的許多問題作了考辨,分析了于謙實際的的權勢地位,明英宗對于謙的處理態(tài)度,并對于謙、王文與“謀立外藩”的謠言進行了澄清,并分析了這則復辟勢力制造這則謠言的目的。本部分還討論了在復辟成功后統(tǒng)治集團內部所產生的新的矛盾和復辟集團的最終滅亡。 第五部分,闡述南宮復辟所帶來的影響。南宮復辟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大于其積極影響的,使得朝政長期不能走向正規(guī)。揭露出隱藏在復辟之后清理朝中官吏時對江西籍官僚勢力的打擊,并試圖揭示這一政治事件前后所潛藏的明代皇權下內閣、武將和宦官三股勢力之間的矛盾與調和。
【關鍵詞】:南宮復辟 于謙 王文 徐有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48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緒論11-15
- 第一章 南宮復辟前的景泰政局15-21
- 第一節(jié) 皇位繼承危機15-17
- 第二節(jié) 朝中群臣態(tài)勢17-19
- 第三節(jié) 英宗對景泰政局的影響19-21
- 第二章 南宮復辟經過21-26
- 第一節(jié) 復辟集團的形成21-23
- 第二節(jié) 凌晨奪門23-26
- 第三章 復辟成功的內因與外因26-49
- 第一節(jié) 復辟勢力分析26-33
- (一)復辟集團人員分析26-31
- (二)英宗與孫太后的支持31-33
- 第二節(jié) 景泰帝勢力分析33-38
- (一)后宮及舊邸講官33-35
- (二)宦官及錦衣衛(wèi)的向背35-38
- 第三節(jié) 朝中文臣集團分析38-49
- (一)內閣幫派之爭38-43
- (二)大臣間的相互制衡43-49
- 第四章 復辟后的景泰舊臣與奪門新貴49-89
- 第一節(jié) 復辟后的賞黜49-53
- 第二節(jié) 于謙之死53-71
- (一)于謙權勢辨析53-58
- (二)于謙的性格及思想分析58-62
- (三)功成難退與西市身死62-67
- (四)“襄王金符”事件考67-71
- 第三節(jié) 王文之死71-78
- (一)王文其人71-73
- (二)“謀立外藩”考辨73-75
- (三)復辟集團的墊腳石75-78
- 第四節(jié) 復辟集團的破裂與滅亡78-89
- (一)復辟集團的矛盾與徐有貞的失敗78-82
- (二)復辟集團與英宗的矛盾及其最終滅亡82-89
- 第五章 南宮復辟的影響與啟示89-99
- 第一節(jié) 南宮復辟的影響89-92
- 第二節(jié) 皇權下內閣、宦官與武將集團的角逐與調和92-99
- (一)土木之變前的內閣、武將集團地位的降低93-94
- (二)景泰年間的內閣、宦官和武將94-97
- (三)南宮復辟帶來的變化97-99
- 結語99-101
- 參考文獻101-105
- 后記105-106
- 讀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10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曉田;試論于謙榮與辱轉變的歷史必然性[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丁賢勇;論于謙的政治抉擇[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陳剩勇;于謙的悲劇:一個政治學的解讀[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尹選波;;試論景泰帝朱祁鈺[J];明史研究;1993年00期
5 徐泓;;《明史紀事本末·南宮復辟》校讀:兼論其史源、編纂水平及作者問題[J];明史研究論叢;2004年00期
6 周祚紹;論于謙之死[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7 李建國;;試析于謙悲劇之必然性[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李渡;試論明代皇權的政治基礎[J];史學集刊;1993年04期
9 王玉祥;;論明代中葉的皇權之爭[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錢國蓮;項聰穎;;論于謙與浙江人文傳統(tǒng)[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丹;石亨新探[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冬;徐有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58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05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