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蔭敘研究三題
發(fā)布時間:2017-10-18 18:31
本文關鍵詞:元代蔭敘研究三題
【摘要】:元代蔭敘制是中國古代蔭敘制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元代官制、吏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以往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圍繞元代蔭敘制度而展開,主要從元代蔭敘制的形成與發(fā)展、蔭敘官的仕途及家庭關系、元代蔭敘制的特征三個方面,對元代蔭敘制度及蔭敘群體進行了關注。元代蔭敘繼承自宋代、金代蔭敘(蔭補、任子)制度,經(jīng)過了至元四年的創(chuàng)立和大德四年的調整,基本確立,并在延yP、至正年間又有細微的增補,漸趨成熟;元代官員子弟蔭敘入仕,需要遵循嚴格的程序,辦理一系列手續(xù),給予的品級待遇也嚴格按照蔭敘制度;他們的蔭敘情況會因職官類型、人等差別、地域差別、承蔭者去任方式,會有所不同。元代的“蔭敘”作為一種入仕方式,與“世襲”、“怯薛”等也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都各有其指向群體及政策條文,不可混為一談。另外元代以“國子學入仕”,可看做蔭敘的外延形式。 本文的重點在于第二章“蔭敘官的仕途及其家庭關系”,旨在考察在元代蔭敘制度下,蔭官個體與其家庭的。此章以一個蔭敘官的角度,沿著“獲得蔭敘資格—結束蔭敘之外仕途經(jīng)歷—由蔭入仕—遷轉—結束蔭敘官經(jīng)歷—獲得評價—留下影響”這一蔭官生涯為主線,以元代文集中家傳、碑銘為主要材料,通過分析、歸納總結,依次展現(xiàn)不同人等、不同層級的蔭敘官,其家庭關系、個人經(jīng)歷及其個人形象是如何受到元代蔭敘制度影響的。這種影響也是雙向的。元人在蔭敘官身上寄托了“忠孝雙全”、“德才兼?zhèn)洹钡炔煌瑢こ5钠谕?蔭官的地位、形象比前代都大有提升,這都是元代蔭敘制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投影,與元代的政治環(huán)境分不開。 總體說來,元代蔭補制度是中國自古以來世卿世祿制度的殘余形態(tài),也是官員等階層特權的象征。元代蔭敘制繼承了這一本質,并在政策上突出了民族性、規(guī)模上經(jīng)歷了“先窄后寬”、蔭官來源上多元化,并伴隨著蔭敘家庭內部調節(jié)等手段的出現(xiàn)。這是通過前兩章節(jié)的考察所能看到的元代蔭敘制最主要的四個特征;也使得元代蔭敘制展現(xiàn)出與宋代“蔭補”、金代“任子”不同的形貌。在蔭敘制衰落的大趨勢下,元代蔭敘制層層限制,試圖在維持其基本原則、保有特權階層利益的前提下,為杜絕其庸濫,消除其對國家政治的不良影響做了最大的努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元代 蔭敘制 蔭敘官 家庭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47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7
- 前言7-12
- 一、元代蔭敘制的研究現(xiàn)狀7-10
- 二、元代蔭敘制的研究意義10-12
- 第一章 元代蔭敘制的形成與發(fā)展12-29
- 第一節(jié) 蔭敘制的定義12-15
- 第二節(jié) 蔭敘制度的確立與完善15-29
- 第二章 蔭敘官的仕途及其家庭關系29-56
- 第一節(jié) 蔭敘與家庭29-40
- 第二節(jié) 蔭敘官的仕途40-56
- 第三章 元代蔭敘的特征56-60
- 一、民族性56-57
- 二、"先窄后寬"57-58
- 三、蔭官來源多元化58-59
- 四、家庭內部調節(jié)59-60
- 結語60-62
- 參考文獻62-6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6-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許佳君;元代蒙古族儒士大夫的宦途[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王玉波;中國家庭史研究芻議[J];歷史研究;2000年03期
3 郭培貴;明代文官蔭敘制度考論[J];歷史研究;2005年02期
4 王梅堂;廉阿年八哈考述[J];西域研究;200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俊;宋代蔭補官員與地方政治[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梁慧;元代官制中的世襲和蔭敘[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56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05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