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
本文關(guān)鍵詞: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春秋時期 華夏 非華夏 政治婚姻
【摘要】: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變革時期。中華民族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共同體,在這一時期也逐漸形成。中原地區(qū)華夏與非華夏民族雜居的局面仍未改變,二者之間由于資源爭奪的關(guān)系變得更加錯綜復(fù)雜。非華夏民族時常與華夏民族通過戰(zhàn)爭、會盟、政治婚姻等形式發(fā)生聯(lián)系,雙方的政治婚姻是交往的重要方式。春秋時期見于記載的華夏族與非華夏族的政治婚姻主要發(fā)生在各統(tǒng)治者中間,聯(lián)姻的形式也是多樣的。通過聯(lián)姻,華夏與非華夏建立了更加密切的關(guān)系,突破了血統(tǒng)關(guān)系,為中華民族統(tǒng)一體的形成貢獻了力量。 本文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運用歷史學和民族學的方法,以春秋時期民族關(guān)系為研究視角,試圖對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進行系統(tǒng)考察,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政治婚姻的特點及影響作出總結(jié)。 本文分為引言、正文和結(jié)語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解釋了春秋時期、華夏民族、非華夏民族、政治婚姻等相關(guān)定義,并介紹了先秦時期政治婚姻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 正文的第一部分為春秋時期的民族分布格局與“華夷”觀念的變化;第二部分為春秋時期華夏民族與非華夏民族之間的政治婚姻;第三部分為春秋時期華夏民族與非華夏民族之間政治婚姻的特點及影響。 結(jié)語部分是全文論點的總結(jié),對全文內(nèi)容進行了簡要概括。
【關(guān)鍵詞】:春秋時期 華夏 非華夏 政治婚姻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2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一、春秋時期的民族分布格局與“華夷”觀念的變化11-16
- (一) 春秋時期的民族分布格局11-14
- (二) 春秋時期“華夷”觀念的變化14-16
- 二、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民族之間的政治婚姻16-31
- (一) 春秋以前不同民族婚姻的歷史回顧16-19
- 1、傳說時代的婚姻突破血緣婚的模式17
- 2、夏朝為使各民族部落歸附而聯(lián)姻17-18
- 3、商朝具有羈縻性質(zhì)的政治婚姻18-19
- 4、西周為結(jié)盟而聯(lián)姻19
- (二) 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民族政治婚姻普遍化的原因19-21
- (三) 傳統(tǒng)華夏國家與非華夏民族的政治婚姻21-26
- 1、春秋時期周王室與非華夏族的政治婚姻21
- 2、晉國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21-24
- 3、魯國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24-25
- 4、趙氏與代國的政治婚姻25-26
- (四) 變化中的華夏與非華夏民族的政治婚姻26-31
- 1、秦國的政治婚姻26-28
- 2、楚國的政治婚姻28-31
- 三、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民族政治婚姻的特點及影響31-36
- (一) 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政治婚姻的特點31-34
- 1、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政治婚姻的多維度特點32
- 2、政治婚姻目的的多樣性32-33
- 3、政治婚姻作為外交手段,是各國國策的體現(xiàn)33-34
- (二) 春秋時期華夏與非華夏政治婚姻的影響34-36
- 1、加速大國爭霸的進程34
- 2、華夏與非華夏的政治婚姻使得婚姻更具有文化意義34-35
- 3、促進了民族的融合35-36
- 結(jié)語36-37
- 參考文獻37-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建華;;試析晉國婚姻形態(tài)[J];滄桑;2009年03期
2 汪濤;先秦政治聯(lián)姻與外戚擅政的形成[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3 徐杰令;春秋時期聯(lián)姻對邦交的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2004年01期
4 馬曉麗;政治婚姻與晉文公稱霸[J];甘肅社會科學;1997年04期
5 吳天鈞;;先秦時期夏夷觀念之探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6 段瑞琳;;從秦晉聯(lián)姻看“秦晉之好”的內(nèi)涵[J];黑龍江史志;2011年19期
7 師琴;;試析《左傳》中與楚國政治有關(guān)的女性[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金景芳;;中國古代史分期商榷(下)[J];歷史研究;1979年03期
9 徐日輝;早期秦與西戎關(guān)系考[J];寧夏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10 張正明;先秦的民族結(jié)構(gòu)、民族關(guān)系和民族思想——兼論楚人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J];民族研究;1983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興平;論春秋時期上層社會的婚姻[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石天煜;試論春秋時期的婚姻形態(tài)[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3 馬媛媛;春秋時期政治婚姻下的女性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4 孫小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婚姻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陽;論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之政治性[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49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04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