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服章制度與敦煌賜紫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13:30
本文關(guān)鍵詞:唐代服章制度與敦煌賜紫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服章制度 賜紫緋 紫服 敦煌文獻 敦煌壁畫
【摘要】:唐人服章之制,按照官員品階定服色、佩飾,故而有品色服制度和章服制度。在王朝政治制度的不斷發(fā)展中,唐代服飾賞賜成為了一種國家特賞,進而在與官員服章制度的互相重疊下,逐漸形成了有唐一代頗具特色的“賜紫(緋)”之制。敦煌吐魯番文獻為考證唐代賜紫(緋)制度提供豐富資料,也為研究唐王朝管轄西北邊地的政策和舉措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具體而言,本文涉及以下內(nèi)容:首先探討該論題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研究成果與文獻綜述、創(chuàng)新不足、研究思路與方法。其次考察唐代服章制度。通過背景式的介紹唐代官階服章以及敦煌文獻所見“服章”,闡明唐代服章制度與敦煌文獻所見服章之間的關(guān)系,并以列表形式闡述唐代服章制度在敦煌地區(qū)的踐行;此外,從唐代詩詞、筆記小說及莫高窟壁畫等,來闡述唐人重服色的程度,并對國外服色尚紫作以簡要概述。第三,從大蟲皮衣制度入手,來述說大蟲皮制度在敦煌的實行。通過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時期石窟所見武士形象、吐蕃占領(lǐng)敦煌的僧官制度與賜紫僧衣,來表述大蟲皮制度與賜紫制度同為一種服飾賞賜行為,在敦煌文獻和壁畫的體現(xiàn)。第四,對張氏歸義軍政權(quán)、曹氏歸義軍政權(quán)歸義軍時期的受賜紫的僧官(尼)、地方大族進行個案分析,,運用供養(yǎng)人題記、碑銘贊與歷史文獻等資料相互印證,總結(jié)出歸義軍前后時期賜紫的記錄。最后,述說唐代服章制度在西北邊地的有效執(zhí)行,主要體現(xiàn)在張氏歸義軍政權(quán)時期,到了曹氏歸義軍政權(quán),賜紫逐步松弛,地方王賜紫、乞賜等服飾賞賜行為的出現(xiàn),逐步破壞賜紫制度的根基。
【關(guān)鍵詞】:服章制度 賜紫緋 紫服 敦煌文獻 敦煌壁畫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S941.1;K2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緒論7-15
- 一、 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7-9
- 二、 研究成果與文獻綜述9-12
- 三、 本文創(chuàng)新與不足12-13
- 四、 研究思路與方法13-15
- 第一章 唐代服章制度15-28
- 第一節(jié) 唐代官階服章15-19
- 第二節(jié) 敦煌文獻所見服章19-22
- 第三節(jié) 唐人重服色22-25
- 第四節(jié) 國外服色尚紫25-28
- 第二章 吐蕃占領(lǐng)敦煌時期28-38
- 第一節(jié) 大蟲皮制度28-30
- 第二節(jié) 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時期石窟所見武士形象與大蟲皮制度30-32
- 第三節(jié) 吐蕃占領(lǐng)敦煌時期的僧官系統(tǒng)與賜紫僧衣32-38
- 第三章 敦煌歸義軍時期賜紫38-55
- 第一節(jié) 賜紫的原因39-42
- 第二節(jié) 歸義軍時期僧官制度與賜紫僧42-44
- 第三節(jié) 張氏歸義軍政權(quán)44-49
- 第四節(jié) 金山國與曹氏歸義軍政權(quán)49-55
- 第四章 敦煌歸義軍時期賜紫變化與影響55-61
- 第一節(jié) 敦煌歸義軍時期賜紫變化55-57
- 第二節(jié) 歸義軍政權(quán)與中原地區(qū)賜紫比較57-59
- 第三節(jié) 賜紫制度的影響59-61
- 結(jié)語61-62
- 附圖62-64
- 附錄64-70
- 附錄一64-67
- 附錄二67-70
- 主要參考書目70-76
- 后記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志鵬;敦煌僧人彥熙生平創(chuàng)作考論[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2 李怡;潘忠泉;;唐代官員大禮服之禮儀考辨[J];東南文化;2006年01期
3 曹U
本文編號:1037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103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