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福白史經(jī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0 15:41
本文關鍵詞:《十善福白史經(jīng)》研究
【摘要】: 本文從文獻學的角度研究了蒙古族珍貴文獻之一《十善福白史經(jīng)》(后簡稱為《白史》)的歷史背景、作者和成書年代、內容、版本、語言特點等諸多問題。 論文由《導輪》、第一章《白史總論》、第二章《白史版本研究》、第三章《白史語言研究》、結論、附錄等部分組成。在《導輪》中主要論述了《白史》研究概況、選題意義和研究方法。在第一章,論述《白史》成書的歷史背景、考證作者和成書年代的同時分析了《白史》內容,我們認為《白史》成書于忽必烈時期,后經(jīng)呼圖格圖·徹辰·洪臺吉再次編寫而傳抄至今。在第二章,詳細介紹《白史》17種手抄本,以詞為單位對17手抄本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把所有手抄本分為A(14)和B(3)兩大類,通過分析其特點,梳理了它們之間的演變關系,確定《白史》善本為內蒙古社會科學院所藏的清朝竹筆抄本,并對善本進行?,從而提出了《白史》母本是共25-26頁,13-14張的竹筆經(jīng)書的觀點。在第三章,論述了《白史》善本的語音、文字、語法、詞匯等語言特點。首先,分析了外來詞的語音特點和回鶻式蒙古文的書寫特點。其次,統(tǒng)計、描述、比較研究語法形態(tài)的同時論述了特殊的語法現(xiàn)象。再次,概括詞匯特點,選釋文獻中的名字術語。我們認為《白史》善本不但書寫風格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回鶻式蒙古文的特點,語言方面還保留了中時期蒙古語的特點。結論中簡單總結了全文。 附錄包括參考文獻、《白史》善本的全文拉丁撰寫、詞匯索引、各種手抄本的原文照片(部分)等內容。
【關鍵詞】:《白史》 版本 語言特點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281.4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錄8-11
- 正文11-211
- 參考文獻211-220
- 附錄220-270
- 致謝2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碩;《賢者喜宴》所載松贊干布時代法律條文中佛教內容考辨[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2 鮑音;;《十善福經(jīng)白史》淺譯[J];蒙古學資料與情報;1987年02期
3 柿木重宜;朋·烏恩;;古維吾爾語對蒙古佛經(jīng)的影響[J];蒙古學信息;1993年04期
4 奇格;蒙古族法制史概述[J];蒙古學信息;1995年04期
5 寶音德力根;釋明代蒙古官稱“阿哈刺忽知院”和“迭知院”──兼考與此相關的幾個人物[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6 巴干;《查干·圖和》中以教治心以政理世思想[J];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01期
7 喬吉;蒙古歷史文獻版本類型與系統(tǒng)[J];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2年01期
8 鮑音;《十善法典》溯源[J];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4年04期
9 鮑音;論《十善法典》是部偽托之書[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10 布仁門德;;論《白史》的中心內容——蒙古史上的一個歷史性的誤解[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社會科學漢文版);1988年01期
本文編號:6515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65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