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宦家族與道德權威:日照丁氏家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0 15:07
本文關鍵詞:科宦家族與道德權威:日照丁氏家族研究
【摘要】: 日照丁氏家族是明清時期山東著名的科宦家族,從明末到民國初年繁盛近300年。其在政治、文化以及地方建設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進而在當地樹立起了道德權威。 文章共分為六部分。第一部分,日照丁氏——一個科宦家族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對丁氏家族歷史淵源、發(fā)展歷程以及在科舉和仕宦方面取得成就的介紹,得出結論:丁氏家族符合仕宦家族的標準。 第二部分,丁氏家族的道德風尚。丁氏家族時刻堅守著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在家族內部,他們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宗族互助、勤儉持家,無論男女,都在家族內扮演著道德規(guī)范所允許的各自角色;族人為官則公正廉明、做官為民,造福一方;在日照當地,丁氏家族廣施恩澤,他們?yōu)槊裾堅?發(fā)展地方教育,抵御捻軍保一方安定,在當地民眾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三部分,丁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化成就。丁氏家族的教育分為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甚至在文化教育中也不忘道德教育,充分體現了道德與文章的結合。丁氏家族也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成就,在學術、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部分,丁氏家族的宗族組織。丁氏家族十分重視宗族組織建設,他們修撰家譜、修建祠堂、設置族田、制定族規(guī),完全按照理想家族的組織形式進行建設,為當地的宗族組織建設樹立了典范。 第五部分,丁氏家族道德權威的塑造。丁氏家族在以上“集體性問題”中展現著自己的高尚道德,并且獲得官方和民間的認可,男性入祀名宦、鄉(xiāng)賢祠,參加鄉(xiāng)飲酒禮,女性則受到朝廷的旌表,建坊紀念。丁氏家族還通過宣揚名士、烈婦,講習鄉(xiāng)約,撰寫地方志成為地方道德的仲裁者,地方宗教信仰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的德行成為當地的文化資源用來教化后人。這樣丁氏家族就將參與公共事務作為展現其道德的廣闊舞臺,把家族的利益和整個地方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完成地方共同利益的構建,進而建立起在地方的道德權威。 第六部分,丁氏家族道德權威的喪失和新時期宗族活動的現代意義。丁氏家族道德權威的喪失基于以下四方面:一是科舉制度的廢除,使仕宦家族斷絕了仕進的道路,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二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猛烈地沖擊了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民眾已不再唯其是從;三是,民國后,政府官制開始介入到地方權威中,地方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分別趨于模糊,這也導致了一向以地方利益為重的仕宦家族地方權威的喪失;四是,丁氏家族內部出現分化,許多人接受了新的革命思想,參與到革命浪潮中,成了反對道德權威了力量。 丁肇中回歸故里、“丁肇中祖居”的重建和八修《日照丁氏家乘》的進行使得丁氏家族的宗族活動空前活躍起來,呈現出“宗族重建”的趨勢。新時期的“宗族重建”,已經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宗族建構,宗族組織的結構和功能都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古代宗法的因素正在逐漸減弱,現代因素在逐漸增長。它體現了民眾對歷史和道德的歸屬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現在的宗族組織已經轉化成一個聯系族人感情、促進文化教育、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合法組織。
【關鍵詞】:科宦家族 道德權威 日照 丁氏家族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29
【目錄】: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導論12-19
- (一) 研究對象和概念的厘定12-14
- (二) 選題的意義14-15
- (三) 學術史回顧15-17
- (四) 重點、難點、創(chuàng)新點17-19
- 一、日照丁氏——一個科宦家族的發(fā)展歷程19-38
- (一) 丁氏家族的發(fā)展概況19-28
- 1. 日照丁氏溯源19-20
- 2. 明末清初丁氏的崛起和輝煌20-23
- 3. 乾嘉時期的低迷23-25
- 4. 清代中后期的復興25-27
- 5. 近代的延續(xù)27-28
- (二) 丁氏家族的功名、官職舉錄28-38
- 1. 丁氏家族的科舉成就28-31
- 2. 丁氏家族科舉成就的特點31-32
- 3. 丁氏家族的任職、封贈成就32-38
- 二、丁氏家族的道德風范38-57
- (一) 家庭和睦、勤儉持家38-45
- 1. 孝敬父母38-39
- 2. 兄弟和睦39-41
- 3. 宗族互助41
- 4. 節(jié)儉持家41-43
- 5. 教子守貞43-45
- (二) 清正廉明、做官為民45-50
- 1. 改革弊政輕徭薄賦45-47
- 2. 辦案公正整頓民風47
- 3. 發(fā)展教育選拔人才47-49
- 4. 修堤筑壩賑濟災民49-50
- (三) 地方善舉、廣施恩澤50-57
- 1. 為民請愿50-52
- 2. 賑濟災民52-53
- 3. 發(fā)展地方教育53-54
- 4. 抵御捻軍54-57
- 三、丁氏家族的家族教育和文化成就57-86
- (一) 丁氏家族的文化教育57-65
- 1. 日照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57-59
- 2. 丁氏家族教育的經濟基礎59-60
- 3. 以科舉為目標的家庭教育60-63
- 4. 丁氏家族對科舉經驗的總結63-65
- (二) 丁氏家族的文化成就65-86
- 1. 丁氏家族的學術成就65-72
- 2. 丁氏家族的文學藝術成就72-78
- 3. 丁氏家族的科技成就78-86
- 四、丁氏家族的宗族組織86-97
- (一) 家譜86-90
- 1. 《日照丁氏家乘》86-88
- 2. 體例與內容88-90
- (二) 祖塋與祠堂90-92
- 1. 祖塋90-91
- 2. 祠堂91-92
- 3. 祭品92
- (三) 祭田92-94
- 1. 祭田的數量93
- 2. 祭田的管理與意義93-94
- (四) 關于祭祀的規(guī)定94-97
- 五、丁氏家族地方道德權威的塑造97-112
- (一) 丁氏家族的地方影響97-100
- (二) 丁氏家族地方道德權威的塑造100-112
- 六、丁氏家族道德權威的喪失和新時期宗族活動的現代意義112-119
- (一) 丁氏家族傳統(tǒng)道德權威的喪失112-114
- (二) 新時期宗族活動的現代意義114-119
- 附錄一 日照丁氏家族主要人物世系表119-120
- 附錄二 日照丁氏家族主要作品表120-122
- 參考文獻122-129
- 后記129-130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130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翠;明清山東望族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68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56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