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時(shí)期江蘇佚志考述
發(fā)布時(shí)間:2022-10-05 18:47
方志發(fā)展到隋唐五代,不僅體例日趨完善,內(nèi)容也較過去豐富,尤其是附之于圖,達(dá)到圖文并茂。在江蘇,流傳至今的唐代方志,僅存陸廣微《吳地記》一部。文章根據(jù)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劉緯毅《漢唐方志輯佚》等輯佚成果和零星的征引考錄,對(duì)隋唐五代時(shí)期江蘇佚志進(jìn)行初步匯總、考證和補(bǔ)充。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書名、成書年代確定之佚志考錄
(一)《江東記》30卷,(唐)李襲譽(yù)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二)《江都圖經(jīng)》
(三)《金陵六朝記》2卷,(五代南唐)尉遲偓撰
(四)《秣陵記》2卷
(五)《揚(yáng)子圖經(jīng)》
(六)《潤(rùn)州圖經(jīng)》20卷,(唐)孫處玄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七)《揚(yáng)州記》,(唐)曹憲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八)《淮陰圖經(jīng)》
(九)《盱眙圖經(jīng)》
(十)《蘇州冢墓記》
二、無系年之佚志考錄
(一)《丹陽郡圖經(jīng)》
(二)《金陵圖經(jīng)》
(三)《金陵記》
(四)《建康圖》
(五)《建康地記》,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
(六)《江寧圖》
(七)《丹陽圖》
(八)《蘇州記》
(九)《徐州記》,陽曄撰,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十)《彭門記》,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
三、無具體書名之佚志考錄
(一)《(升州)圖經(jīng)》
(二)《(蘇州)圖經(jīng)》
(三)《(海州)舊記》
(四)《(揚(yáng)州)圖經(jīng)》
(五)《(江都縣)圖經(jīng)》
(六)《(常州)圖經(jīng)》
(七)《(溧陽縣)記》
(八)《(武進(jìn)縣)圖經(jīng)》
(九)《(楚州)圖經(jīng)》
(十)《(泗州)舊圖經(jīng)》
(十一)《(丹徒縣)圖經(jīng)》
(十二)《(句容縣)圖經(jīng)》
(十三)《(潤(rùn)州)古圖經(jīng)》
(十四)《(潤(rùn)州)圖經(jīng)》
四、無佚文之古方志考錄
(一)《刪治吳地記》,張搏撰
(二)《巡撫揚(yáng)州記》7卷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毛文錫《茶譜》輯考[J]. 陳尚君. 農(nóng)業(yè)考古. 1995(04)
本文編號(hào):3686308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書名、成書年代確定之佚志考錄
(一)《江東記》30卷,(唐)李襲譽(yù)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二)《江都圖經(jīng)》
(三)《金陵六朝記》2卷,(五代南唐)尉遲偓撰
(四)《秣陵記》2卷
(五)《揚(yáng)子圖經(jīng)》
(六)《潤(rùn)州圖經(jīng)》20卷,(唐)孫處玄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七)《揚(yáng)州記》,(唐)曹憲撰,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八)《淮陰圖經(jīng)》
(九)《盱眙圖經(jīng)》
(十)《蘇州冢墓記》
二、無系年之佚志考錄
(一)《丹陽郡圖經(jīng)》
(二)《金陵圖經(jīng)》
(三)《金陵記》
(四)《建康圖》
(五)《建康地記》,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
(六)《江寧圖》
(七)《丹陽圖》
(八)《蘇州記》
(九)《徐州記》,陽曄撰,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張國淦《永樂大典方志輯本》
(十)《彭門記》,王謨《漢唐地理書鈔》輯本(僅存目)
三、無具體書名之佚志考錄
(一)《(升州)圖經(jīng)》
(二)《(蘇州)圖經(jīng)》
(三)《(海州)舊記》
(四)《(揚(yáng)州)圖經(jīng)》
(五)《(江都縣)圖經(jīng)》
(六)《(常州)圖經(jīng)》
(七)《(溧陽縣)記》
(八)《(武進(jìn)縣)圖經(jīng)》
(九)《(楚州)圖經(jīng)》
(十)《(泗州)舊圖經(jīng)》
(十一)《(丹徒縣)圖經(jīng)》
(十二)《(句容縣)圖經(jīng)》
(十三)《(潤(rùn)州)古圖經(jīng)》
(十四)《(潤(rùn)州)圖經(jīng)》
四、無佚文之古方志考錄
(一)《刪治吳地記》,張搏撰
(二)《巡撫揚(yáng)州記》7卷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毛文錫《茶譜》輯考[J]. 陳尚君. 農(nóng)業(yè)考古. 1995(04)
本文編號(hào):3686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368630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