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上威尼斯”到“丑陋的中國人”:近代舟山異國形象的演變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10:25
舟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自16世紀初至19世紀末,西方人由于各種原因來到舟山,留下大量的記載。從"海上威尼斯"到"丑陋的中國人",短短幾十年中,近代西方人眼中的舟山形象經(jīng)歷了天翻地覆的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是從"烏托邦"類型化到"意識形態(tài)"類型化的轉(zhuǎn)變,是西方社會集體想象的影響和投射,隱藏著西方中心話語和文化霸權。它一方面為西方自我身份認同服務,另一方面為近代西方的殖民擴張和文化侵略提供有力的意識形態(tài)。在全球化與區(qū)域化的發(fā)展趨勢下,對舟山異國形象生成機制的梳理,是我們認識西方、反思自身,豐富中國形象,建立文化自信、實現(xiàn)文化自強的必經(jīng)途徑。
【文章來源】: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9,36(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西方人筆下的“東方威尼斯”
二、西方人眼中的“丑陋中國人”
三、敘事機制與類型化轉(zhuǎn)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代來華新教傳教士筆下的普陀山[J]. 王文洪,俞強.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01)
[2]300年的滄桑:英國繪制的舟山地圖[J]. 王自夫. 地圖. 2006(04)
本文編號:3471862
【文章來源】:浙江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9,36(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西方人筆下的“東方威尼斯”
二、西方人眼中的“丑陋中國人”
三、敘事機制與類型化轉(zhuǎn)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代來華新教傳教士筆下的普陀山[J]. 王文洪,俞強.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01)
[2]300年的滄桑:英國繪制的舟山地圖[J]. 王自夫. 地圖. 2006(04)
本文編號:34718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347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