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移民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2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麗群;賈素娟;王靜;;東團山遺址“黑衣柱把豆”制作工藝探析[J];東北史地;2011年05期
2 朱洪敏;;三江平原:滿族先祖挹婁族發(fā)祥地[J];黑龍江檔案;2011年03期
3 王禹浪;;烏裕爾河流域的歷史與文化——以北安市為中心[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4 高於茂;;正本清源蔚為大觀——《中國高句麗史》讀后[J];學問;2003年07期
5 恩實;;高句麗“使者”、“皂衣先人”考[J];東北史地;2011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馬彥;;高句麗政權滅亡與民族解體[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8年
2 李海濤;;佛教在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傳播足跡考[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劉子敏;;百濟起源與夫余、高句麗無關[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4 楊昭全;;建國60年來我國的朝鮮·韓國史和中朝、中韓關系史研究綜述[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5 邱羿;樸玉順;;高句麗建筑墻體特征[A];《營造》第五輯——第五屆中國建筑史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C];2010年
6 張碧波;莊鴻雁;;關于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的幾個問題的思考 從鳳林古城址族屬說起[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金成鎬;;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發(fā)表論文、資料目錄[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8年
8 周錦章;田廣林;;內(nèi)蒙古地區(qū)草原絲路古代貨幣經(jīng)濟述略(續(xù))[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三輯)[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伊秀麗;歷史深處的夫余[N];吉林日報;2005年
2 李曉峰;建城史提前了1870年[N];吉林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孟凌云;帽兒山古墓群[N];吉林日報;2005年
4 宋玉環(huán) 本報記者 王詠梅 陳猛;閆志林一輩子與文物打交道[N];黑龍江日報;2006年
5 黎歌;為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獻“良方”[N];吉林日報;2006年
6 史真;一部展現(xiàn)省情的畫卷[N];吉林日報;2004年
7 馬洪;農(nóng)安遼塔[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8 梅子;逝去的文化與文化的逝去[N];協(xié)商新報;2005年
9 黃嵐;遼金重鎮(zhèn) 黃龍府[N];吉林日報;2000年
10 傅鐵鑄;那是一片文學生長的沃土[N];吉林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士東;從高句麗語看高句麗與周邊民族關系[D];吉林大學;2012年
2 鄭元U
本文編號:2738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73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