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省長王永江的吏治思想探析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建軍;;北京政府京畿軍政執(zhí)法處及有關史事述考[J];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2 鄧亦武;論袁世凱部屬反對洪憲帝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3 王鳳杰;于春英;;“存儲”理論視閾下王永江新政之探析[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10期
4 葛洪源,呂健;論王永江的霸王思想[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5 毛文君;岑春煊肅貪述論[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1期
6 李君;;“丁未政潮”之際的鄭孝胥[J];史學月刊;200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鳳杰;王永江與奉天省早期現代化研究(1916-1926)[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楊衛(wèi)東;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東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曹燕;民國時期南京飲食業(y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華;張慶軍;;一代梟雄張作霖的功過評說[J];北京農業(yè);2010年08期
2 李明山;;張九齡的吏治思想及其現代意義[J];韶關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牛麗芳;劉學智;;商鞅吏治思想探微[J];文教資料;2009年10期
4 鄭大華;;論包世臣的吏治思想[J];安徽史學;2009年03期
5 張玉彩;;民國初年的文官考試制度[J];華章;2009年22期
6 傅國涌;;張作霖的“最不可及之處”[J];雜文月刊(選刊版);2008年04期
7 金如璧;;新聯話[J];對聯(民間對聯故事)(下半月);2008年12期
8 王鳳杰;于春英;;“存儲”理論視閾下王永江新政之探析[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10期
9 王德朋;;金世宗吏治思想與金中葉的小康局面[J];文史雜志;2007年01期
10 王賢俊;;藝海掠影[J];鴨綠江(上半月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永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腰腿痛分析[A];2004全國時間生物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沈秋仙;熊春華;;D401螯合樹脂對銦(Ⅲ)的吸附行為[A];中國化學會第12屆反應性高分子(離子交換與吸附)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預印集(一)[C];2004年
3 劉貴福;;孫中山與張作霖聯合反對直系的斗爭——以汪精衛(wèi)居中聯絡為中心的考察[A];“1920年代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永江;熊春華;;鐿在氨基膦酸樹脂上的吸附行為研究[A];第九屆全國稀土分析化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常慕城;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N];菏澤日報;2010年
2 記者 王富剛;轉方式 調結構 謀跨越[N];菏澤日報;2010年
3 通訊員 李仁啟 記者 王富剛;單縣工業(yè)重點項目建設春潮涌動[N];菏澤日報;2010年
4 朱文全;樂山書院的緣起與命名[N];樂山日報;2009年
5 余黃偉 徐苗波 鄭昭聰;近百名新兵黨員下連前坦露心跡[N];解放軍報;2009年
6 ;菏澤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主席團、秘書長名單[N];菏澤日報;2009年
7 陳喜儒;巴基斯坦詩人埃扎茲·拉希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8 劉建國 王永江;確保學習實踐 活動取得成效[N];酒泉日報;2009年
9 本報實習記者 張柳青;點燃“希望的光芒”[N];中國電影報;2009年
10 通訊員 劉厚珉 張安;踏石留印 抓鐵有痕[N];菏澤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鳳杰;王永江與奉天省早期現代化研究(1916-1926)[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胡向東;民國時期中國考試制度的轉型與重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鮑永軍;汪輝祖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維;劉衡吏治、法律思想及其實踐[D];復旦大學;2009年
2 王化平;秦簡《為吏之道》及相關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554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55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