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土司時期社會生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06 06:19
【摘要】:播州之名始于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戰(zhàn)爭之后改稱遵義軍民府,轄區(qū)主要是今貴州省遵義市所屬縣、區(qū)、市。從唐到明,播州不僅在地域范圍上經(jīng)歷了復雜的變化,而且播州社會也經(jīng)歷了羈縻制度下的松散治理、土司制度下的楊氏家族自治以及改土歸流后的中央王朝直接管轄。社會生活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生活是指整個社會物質(zhì)的與精神的活動,而狹義的社會生活則是指社會的日常生活,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娛、體育、社交、學習、戀愛、婚姻、風俗習慣、典禮儀式等廣泛領(lǐng)域,本文主要研究狹義上的播州土司時期社會生活。土司時期的播州人民在服裝樣式與飾品搭配、飲食結(jié)構(gòu)與飲食習慣、民居樣式與居住習慣等方面,和之前相比都已經(jīng)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婚姻上開始流行講究門當戶對、三媒六證的媒證婚姻,喪葬的世俗化、功利化、現(xiàn)實化成為顯著特征。從土司時期播州社會生活中的服飾、飲食、民居、婚姻、喪葬等日常生活,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播州上層精英積極融入中華主流文化圈的訴求,也可以看到播州地區(qū)人民是在不斷學習中原地區(qū)漢族的文化禮儀,從而使播州社會生活發(fā)生了變遷。播州地區(qū)通過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進一步強化了對中央王朝國家的認同。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29
本文編號:2532437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清宣;;播州治域變遷及其原因探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2 彭福榮;;中國土司國家認同的邏輯起點與利益法則[J];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02期
3 宋娜;陳季君;;播州土司、永順土司和唐崖土司文化中的國家認同觀念[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4 廖佳玲;;論播州改土歸流后的社會重構(gòu)[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5 黨會先;;播州土司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6 李飛;;舌尖上的貴州海龍囤[J];大眾考古;2014年05期
7 陳季君;裴恒濤;;跨文化視閾下的播州民族文化變遷——基于海龍屯考古及播州土司墓的考察[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8 王興驥;;播州土司轄境少數(shù)民族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01期
9 何燁;;播州土司民居建筑民族特性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01期
10 彭福榮;;國家認同:土司研究的新視角[J];廣西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本文編號:2532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5324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