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史互動發(fā)展的澳門范式——論澳門學的學術可能性
[Abstract]:Macao, as a single wooden brid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well as the intersection and collision of various religions and cultur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eat sailing era when the west went to China and China connected with the world. In the academic efforts leading to the recognition and even rewriting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Macao studies should form Macao studie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Dunhuang Studies and even have more realistic advantages. As an independent knowledge, Macao learning should be based on Macao's profound history and its research, construct a knowledge system with Macao history and social reality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enrich the cognition of world history, reveal the Macao schema and its academic paradigm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ven the process of world peace.
【作者單位】: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澳門大學歷史系;澳門大學中文系;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
【分類號】:K296.5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浩斌;;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化理論的全球化邏輯[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張登德;《富國須知》與《富國策》關系考述[J];安徽史學;2005年02期
3 張登德;;《富國策》著譯者考釋[J];安徽史學;2006年06期
4 胡海梅;;美蘇民族政策比較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李安;;略談中印傳統(tǒng)文化之差異[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方國學;湯因比文明形態(tài)史學述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7 歐陽躍峰;姚彥琳;;近代教會報刊的在華傳播——以《萬國公報》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宋一;;黨的十六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進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陶玲慧;;淺議近代教會女學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10 莊乾;朱波;張小敏;;構建和諧社會的行政障礙研究——以公共行政學的視角審視[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名家;;論文化與經(jīng)濟的關系[A];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中國經(jīng)濟論壇論文集(下)[C];2007年
2 楊明;;中國道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劉軍;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強制關系:理論模型及實驗檢驗[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審美文化學研究的現(xiàn)代視野[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崔長青;;翻譯教材的描寫性探因[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chǎn)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虞崇勝;;倡導“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觀[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7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北京論壇(2004)論文選集[C];2004年
8 湯一介;;“文明的沖突”與“文明的共存”[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哲學對話與文化交流”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王鎖勞;;“伊斯蘭”概念在國際關系中的曲解[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元文明與國際關系”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鄭s,
本文編號:25158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51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