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所見明清以來溫州的風俗
[Abstract]: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nzhou not only has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since ancient times, but also has the influence from Fujian, Huizhou, eastern Zhejiang and even overseas. At that time, Hangzhou, Jia, Hu, Ning, Shao, Jin, qu and Yan Zhufu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Huizhou culture, while Taiwan, place and temperature obviously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Fujian culture. The reason for this patter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of transportation, immigration and business. Huizhou Capital from Jinhua to Wenzhou Road, written by Huizhou peopl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may be imply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s on Zhejiang cultural pattern. From the bamboo branch ci, we can also see 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of customs and culture up to toda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分類號】:K295.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曉慧;;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探源[J];中國道教;2007年04期
2 胡曉慧;;試論溫州地域文化特征、成因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J];地方文化研究輯刊;2011年00期
3 李震;;藝術人類學視閾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夾纈個案為例[J];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2010年00期
4 周洪波;;實質證據與輔助證據[J];法學研究;2011年03期
5 春楊;;明清時期田土買賣中的找價回贖糾紛及其解決[J];法學研究;2011年03期
6 林亦修;;龍船:社區(qū)共同體的歷史記憶——蒼南縣江南W熝罡叛鮒械摹按饋幣鞘降韃閇J];民俗研究;2007年04期
7 林敏霞;;楊府爺信仰的“流變”——多元視角的探討[J];民族論壇;2012年14期
8 李雪梅;;明清禁碑體系及其特征[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2年02期
9 胡曉慧;;溫州生存文化的表現及成因[J];三峽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10 李震;;藝術人類學視域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意義——以夾纈個案為例[J];文化遺產;201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冰雪;清代喪葬法律與習俗[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陳彩云;元代溫州路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3 白斌;明清浙江海洋漁業(yè)與制度變遷[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暉;清代江南寺田初探[D];南京大學;2011年
2 楊紅平;清代浙江經濟開發(f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D];西南大學;2007年
3 侯鵬;清代浙江厘金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秀英;;清初至嘉慶年間的廣州竹枝詞[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年03期
2 高巍;;詩號風情紀古昔——竹枝詞中的舊京生活[J];文史知識;2007年08期
3 韋明鏵;;揚州竹枝詞[J];讀書;1986年03期
4 艾s,
本文編號:24784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47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