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拉則”文化意蘊解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ship of Tibetan mountain gods and the custom of "worshipping arrows",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pth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the Tibetan "Zhe" ceremony.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makes a new analysis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Arrow in the supply of Laze. It is considered that it is not only a sharp weapon to sacrifice the god of war,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praying for fertility and breeding descendants, and it is a reproduction of the reproductive culture concept of Tibetan ancestors in ancient times.
【作者單位】: 青海民族大學;
【分類號】:K281.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容;從色彩審美意識比較中日民族性格[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陳麗;論“高y枴奔漓氳奈幕庠蘙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吳天明;神仙思想的起源和變遷[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那木吉拉;蒙古創(chuàng)世神話的佛教神話文化影響[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青措;藏族馬文化初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6 鐘玉英;;論藏族宗教儀式的類別與社會功能[J];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7 鐘玉英;;論藏族社會中的藏傳佛教儀式及其社會功能[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王磊;大眾傳媒中歧視問題探究[J];思想戰(zhàn)線;2005年05期
9 王娟俠;試論中國古代神話對《西游記》形象塑造的影響[J];西安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唐吉思;藏傳佛教對蒙古族民間信仰習俗的影響[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小彬;中國共產黨西藏政策的歷史考察[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2 張文安;周秦兩漢神仙信仰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3 安娜·尼科年珂;中西文化原型與《故事新編》[D];吉林大學;2005年
4 李皓;民族地區(qū)經濟結構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王歌雅;中國婚姻倫理嬗變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6 周瑾;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身體[D];浙江大學;2003年
7 劉波;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的嬗變[D];復旦大學;2007年
8 李滟波;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元素及其文化意蘊[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孫林;西藏中部農區(qū)民間宗教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趙啟鵬;中國當代戰(zhàn)爭小說中的情愛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曉樂;齊文化與陰陽五行[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曹吙丹;中國傳統(tǒng)民族服飾藝術在角色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3 周彩虹;唐五代人妖婚配小說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龔世學;中國神話觀念與中國古典悲劇精神[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艷潔;漢代神話流變的時代特征及動因[D];延邊大學;2005年
6 崔斯琴;蒙古族諸氏族起源傳說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7 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態(tài)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8 汪洋;論女媧神話中的靈石信仰[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楊金翠;神話—原型批評視野下的金庸小說[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10 黨措;吐蕃時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傳譯及其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孔敬;佟寶山;;論古代蒙古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J];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福春;;民國時期地方政府行政治理權在民族社會的確立——以青海藏族游牧區(qū)為例[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蒙小鶯;蒙小燕;;解析當代甘南牧區(qū)民間糾紛調解中的藏族部落習慣法[J];中國藏學;2010年01期
3 李生貴;;甘南藏族民間歌舞“沙目”探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10年02期
4 林森;;神秘的塔哇插箭祭[J];科學之友(A版);2009年03期
5 安儉;;論藏族部落的形成與發(fā)展[J];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04期
6 黃正林;;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的草山權屬與牲畜租佃關系[J];中國農史;2008年02期
7 南文淵;;20世紀初群科旗蒙古的文化變異與邊緣化傾向[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論點摘編[J];中國西藏(中文版);2007年01期
9 三木才;;騷動的昆侖之丘(二)[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7年02期
10 ;習仲勛:毛澤東夸他“你比諸葛亮還厲害”[J];共產黨員;2007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基礎理論研究是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的基石[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2 胡芳;多元民族文化的拓荒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3 蘭新天;青海湖旅游業(yè)呈現(xiàn)興旺發(fā)展態(tài)勢[N];青海日報;2007年
4 張利鋒;青海湖151景區(qū)多舉措拉動冬季游[N];青海日報;2007年
5 周萬龍 記者 羅光德 王永;八月過年的爾蘇人[N];雅安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陳四四;高齡藏族女歌手從雪山唱到黃土高坡[N];四川日報;2007年
7 符英;藏傳佛教名寺:瞿曇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8 姜成強 周萬龍 記者 羅光德;南絲路上的“活化石”[N];雅安日報;2005年
9 記者 羅光德;石棉原生態(tài)藏族部落文化開始非物質文化申遺保護[N];雅安日報;2005年
10 本報特約記者 王寅 ;我在西藏是只上竄下跳的猴[N];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
,本文編號:24773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47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