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邏輯的文化相對性——從民族志和歷史學的觀點看
[Abstract]:The concept of generalized argumentation expands the membership of the logical family to include the logic of cultures other than modern culture.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Azande) of the Azande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ancient Chinese logic and Buddhist logic, provide the factual basis for the proposition of "logic versus culture" from the angle of description; Using deductive argumentation as a meta-method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relativity between the logic of modern culture and the logic of other cultur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modern culture; With the help of ethnography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results, the cultural relativity of the logic of other cultures is explained, and the deductive argument of language game and concept note of life form as a meta-method is also cultural relativity. The above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can be extended to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other discipline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認知與邏輯研究所;
【分類號】:K2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鞠實兒;;邏輯學的問題與未來[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燕麗,蔡乾和;淺談傳統(tǒng)歸納邏輯和現(xiàn)代歸納邏輯[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2 沈躍春;悖論與20世紀邏輯學的發(fā)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3 孫偉平;論邏輯思維的功能與局限性[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4 張家龍;數(shù)理邏輯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劉明明;;推類邏輯:中國古代邏輯的原型(下)[J];畢節(jié)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年05期
6 張學立;張四化;;比較邏輯學理論初構(gòu)——從邏輯與文化關(guān)系維度看[J];畢節(jié)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年06期
7 熊曉輝;;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音樂人類學深度意識的消解[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楊崗營;;論《九章算術(shù)》劉徽注對墨家邏輯的繼承與發(fā)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9 楊崗營;;觀念與創(chuàng)新:中國邏輯研究芻議[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10 張秋霞;;邏輯與哲學的原始融合——前亞里士多德時期哲學與邏輯的融合[J];才智;2008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龍飛;文化社會學視野下武術(shù)在登封的存在與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云紅;西方修辭論辨理論與應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棟豪;中國邏輯史方法論在近代的演變[D];南開大學;2010年
4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5 劉邦凡;中國邏輯與中國傳統(tǒng)數(shù)學[D];南開大學;2004年
6 陳元貴;儀式與審美尺度問題[D];復旦大學;2006年
7 馬曉京;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圖騰柱文化象征意義闡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劉黎明;基于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中人之問題再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志強;公元前6-前3世紀中西方語言學的萌芽[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韋順莉;清末民初廣西大新縣境土司社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義民;;一個不固定的指示符:非形式邏輯的學科品性[J];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2 李志國;;非形式邏輯中論證評估的語用“有效性”標準[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4期
3 ;《邏輯學研究》征稿啟事[J];邏輯學研究;2011年02期
4 王曉莉;;淺析《菊與刀》——兼談國民性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云紅;;論奧巴馬訪華上海演講之修辭論辯[J];考試周刊;2011年39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關(guān)老健;陳觀瑜;;試論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yǎng)[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郭芙蓉;;傳統(tǒng)邏輯教學中的旁征博引[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3 黃展驥;;批判西方的“歧義謬誤”——評布萊克、柯皮、巴克爾、唐斯的觀點[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4 陳慕澤;;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非形式轉(zhuǎn)向[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5 黃國芳;汪學明;;從制約邏輯到法律推理的思考[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傳新;;法律邏輯研究的三個緯度[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7 武宏志;;法律邏輯和論證邏輯[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靜煥;;論題學法學的邏輯學反思[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9 陳波;;邏輯:一個變動和生長著的概念[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shù)前沿論叢(上)[C];2011年
10 ;主編簡介[A];粵港澳區(qū)域合作與發(fā)展報告(2010~2011)[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安東尼·布萊爾 拉爾夫·約翰遜 漢斯·漢森 克里斯托弗·廷代爾《非形式邏輯》編輯部,焦兵/譯;《非形式邏輯》雜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陳慕澤;非形式邏輯和批判性思維[N];光明日報;2002年
3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熊明輝;邏輯與認知[N];社會科學報;2002年
4 王習勝;應該正確理解演繹邏輯[N];光明日報;2004年
5 弗蘭斯·H. 范·愛默倫 《論辯》編輯部,焦兵譯;《論辯》:一份有關(guān)推理的國際刊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楊家安(東北師范大學);基礎(chǔ)教育的基礎(chǔ)性[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聯(lián)合國經(jīng)社部戰(zhàn)略規(guī)劃司司長 內(nèi)維德·哈尼夫;文化對人類尊嚴認同起著關(guān)鍵性作用[N];人民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學德;人體詞語語義轉(zhuǎn)移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王亞南;分析實證語境下反壟斷復合法律關(guān)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冠祥;法律邏輯研究的新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應騰;辯論的邏輯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3 張昕昕;英漢人體隱喻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莫日根巴圖;批判性思維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5 廖琳;非形式邏輯若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6 胡文捷;英漢經(jīng)濟語篇中的概念隱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唐亞維;英漢人體隱喻對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謝耘;論證概念的理論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周妍;中英成語隱喻對比研究及翻譯[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俊美;論中英文愛情隱喻[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229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22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