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大夏國在土家族地區(qū)的行政建置
本文選題:明玉珍 + 大夏國��; 參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摘要】:明玉珍大夏國在土家族地區(qū)的行政建置,既是歷史政治地理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土家族歷史地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長期為學術界忽略。通過對實錄、正史、方志、家乘等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逐一揭示了明玉珍大夏國在鄂西、湘西、渝東南土家族地區(qū)設置的各類土司的歷史沿革和地望,基本復原了這一時期該區(qū)域的政區(qū)地理面貌,并將其與陳友諒大漢國的邊疆統(tǒng)治方式作了比較,認為明玉珍與陳友諒政權在管理邊疆民族地區(qū)策略上的差異,產(chǎn)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統(tǒng)治效果:陳友諒新占領之地與大漢政權之間的關系貌合神離,而大夏政權的疆土則要穩(wěn)定許多。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hope of various divisions in the Tujia area in the Western Hubei , western Hunan and southeast of Chongqing ,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border areas of Chen Youyu and Han Dynasty .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Ming and Yuzhen and Chen Youyu ' s regime in the management of frontier ethnic areas are quite different .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分類號】:K287.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文澍;蒲松齡遠祖蒲魯渾與蒲居仁小考[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2 史五一;試析明后期財政危機的根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紀慧娟,宗韻;明代驛遞夫役僉派方式之變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楊國宜;略論《道德經(jīng)原旨》的皇道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周曉光;徽州學術文化理念的歷史變遷[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張國勇;明代大同鎮(zhèn)述略[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韓光輝;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8 鄧小南;“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9 劉守芬,王洪波,姜濤,陳新旺;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王興文;試論中國古代西部經(jīng)濟開發(fā)政策[J];北方論叢;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霍建瑜;;執(zhí)“竹竿子”者稱謂及服飾考[A];山西長治賽社與樂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圣鐘;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區(qū)歷史經(jīng)濟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馮昆思;試論云南歷史名人旅游資源及其保護與開發(fā)[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5 王瑞平;明清時期云南的人口遷移與儒學在云南的傳播[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6 鮑明;滿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張崇旺;明清時期自然災害與江淮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互動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9 劉倫文;母語存留區(qū)土家族社會與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程印學;清朝經(jīng)營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順;龔鼎孳貳臣心態(tài)與詩歌創(chuàng)作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2 鐘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國華人社會的形成述論[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年
3 安瑛;清前期甘寧青區(qū)域的商業(yè)貿(mào)易[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秦慧穎;福建古代的動物神靈崇拜初探[D];廈門大學;2002年
5 岳宗偉;先秦儒家家庭觀探索[D];鄭州大學;2003年
6 張衢;湘西沅水流域城市起源與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程明;試論南朝皇室與士族在文學上的互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8 聶心蓉;馬致遠雜劇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3年
9 孫音;成都近代教育建筑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10 王穎;“《西廂》制藝”考論[D];揚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05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10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