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甘德縣“德爾文部落”煨桑儀式的田野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11:11

  本文選題:“德爾文部落” + 格薩爾王; 參考:《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摘要】:青海省果洛甘德縣有一個格薩爾藝人輩出的"德爾文部落",他們自稱是格薩爾王的后裔,且認為格薩爾王是蓮花生大師的轉(zhuǎn)世、佛教三怙主的代表。因此,整個部落信仰格薩爾王。每年藏歷六月去神山煨桑煙祭是部落生活的重中之重,他們通過公共煨桑儀式供養(yǎng)佛、菩薩、格薩爾王、護法神、戰(zhàn)神、地方神和土地神等,祈禱佛法興盛、世界和平、社會和諧、人們幸福等。文章在實地田野作業(yè)的基礎(chǔ)上,就德爾文部落的基本情況、祖先傳說、煨桑儀式的原由、時間、參加人員、祭祀地點和神靈系統(tǒng)、煨桑儀式過程以及儀式完畢后的各項娛樂活動做了民俗志的描述,認為這種集體煨桑儀式是承載了"德爾文部落"神圣信仰的宗教行為,部落的歷史記憶則通過賽馬、射箭、說唱《格薩爾》等活動得以傳承,這一集體儀式也加強了部落內(nèi)部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Abstract]:In Guolo Gande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there is a "Delvin tribe" of Gesar artists, who claim to be the descendants of King Gesar, and consider King Gesar to be the reincarnation of the master of lotus lif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ree masters of Buddhism. Therefore, the whole tribe believed in King Gesar. In June of the Tibetan calendar, it is the top priority of tribal life to go to Shenshan to simmer mulberry smoke. They offer Buddha, Bodhisattva, King Gesar, Dharma, War God, Local God and Land God through public simmering ceremony to pray for the prosperity of Buddhist Dharma and the peace of the world. Social harmony, happiness, etc. On the basis of field work in the field,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he Delvin tribe, ancestral legends, the original reasons, time, participants, places of worship and the system of gods and spirits of the simmering mulberry ceremony. The process of simmering mulberry ceremony and the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after the ceremony are described in folkl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collective simmering mulberry ceremony is a religious act that carries the sacred faith of the "Delvin tribe", and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tribe passes through horse racing and archery. Rapp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such as Gesar, have been passed on, a collective ritual that reinforces cohesion and identity within the trib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西藏大學2007年科研項目“藏族《格薩爾》中的民俗文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ZDSK200714
【分類號】:K892.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月如;;從祖蔭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農(nóng)村宗教變遷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類學視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徑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3 錢雯;;文化詩學:理論、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賈欣;;試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下的中國傳統(tǒng)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號學的分析[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年12期

5 夏杰平;;“宗教”概念的人類學闡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6 李遙;;桐城六尺巷傳說的人類文化學解讀[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王志清;;“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與闡釋——論江帆持續(xù)性追蹤研究故事講述者的啟示意義[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徐穎;;認同理念及其當代價值[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9 任曉;;本土知識的全球意義——論地區(qū)研究與21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的追求[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崔俊杰;;鄉(xiāng)政村治下的“村法”研究——立足于對3個鄉(xiāng)村的調(diào)查[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錚;;簡論人類文明的藝術(shù)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2 何林;;多樣的“天堂”之路——茶臘村三個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禮[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3 韓瑞霞;;互聯(lián)網(wǎng)對拉斯維爾5W模式的沖擊[A];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07年

4 常宏;;作為認知模式的草原文化理論及其在文化產(chǎn)業(yè)中的整合作用[A];論草原文化(第七輯)[C];2010年

5 陳向兵;;“精度抽象”:未來藝術(shù)的一種可能——以鐘曦作品為例[A];中央美術(shù)學院青年藝術(shù)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6 馬燕;;清真飲食文化中的美學意蘊[A];中國回商文化(第二輯)[C];2009年

7 王鑒;;教育人種志研究的理論與方法[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麗;;文化公共性與公共性文化建設(shè)[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謝愛華;;神圣與世俗——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宗教學研究[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4集)[C];2009年

10 郭淳彬;;文化多元發(fā)展視角下規(guī)劃的作為與無為[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秋芝;口頭表演與文化闡釋[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鄧群剛;集體化時代的山區(qū)建設(shè)與環(huán)境演變[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梅祖蓉;歷史,文化與人格[D];武漢大學;2010年

8 王志彬;當代臺灣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偉;索倫鄂溫克宗教信仰:儀式、象征與解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佟金玲;司法儀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小雪;語文教育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胡優(yōu)玄;廣西民族文化資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姚洪陽;試論人機關(guān)系的歷史發(fā)展及其文化考量[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鄭衡;高校和諧校園建設(shè)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響;高師民族聲樂生態(tài)課堂構(gòu)建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訓劍;僑鄉(xiāng)的巡海大王崇拜[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8 臧曉曦;民族文化的再生與認同—作為文化符號的銅鼓[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9 覃志鵬;廣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慶典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10 湯順霞;苦水高高蹺及其二月二龍?zhí)ь^社火的調(diào)查[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秉理;格薩爾王是人而不是神[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央金;藏族文化寶典──《格薩爾王全傳》[J];中華兒女(海外版);1997年12期

3 角巴東主;論宗教與《格薩爾》的關(guān)系[J];青海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4 郭海云;試析《格薩爾王傳》(貴德分章本)世界觀的一些特點[J];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02期

5 滾曲澤旦 ,阿絨嘉措;嶺善行族的來源[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3年01期

6 洛珠加措 ,曲江才讓;格薩爾王是歷史上的藏族英雄[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84年01期

7 赴遠文;試論《格薩爾王傳》的藝術(shù)成就[J];西藏研究;1994年03期

8 趙秉理;論嶺·格薩爾王的典型性格與特征[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唐景福;讀貴德分章本《格薩爾王傳》[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02期

10 孟偉哉;在未來的時間和空間中,在藝術(shù)之途上,我還能走多遠?[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梁海;;“小說是這樣一種莊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來訪談錄[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淼;容中爾甲用專注打動“格薩爾王”[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特約記者 蔡文斌;果洛將建國內(nèi)首家格薩爾博物館[N];果洛報;2011年

3 何汛;德格格薩爾博物館奠基[N];甘孜日報(漢文);2010年

4 苑堅;格薩爾王的誕生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5 蔡際洲 錢仁平;“格薩爾王”的故事[N];音樂周報;2004年

6 蔡際洲 錢仁平;“格薩爾王”的故事[N];音樂周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郭昌平;誰舉起“格薩爾王故里”大旗[N];四川日報;2002年

8 葉梅;追尋神的目光[N];文藝報;2010年

9 楊恩洪;給史詩傳承留下一把金鑰匙[N];光明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蘭新天;詩意流淌的草原[N];青海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加央平措;關(guān)帝信仰在藏傳佛教文化圈演化成格薩爾崇拜的文化現(xiàn)象解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楊霞;《塵埃落定》的空間化書寫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楊艷伶;新時期藏地漢語小說視野中的阿來及其意義[D];蘭州大學;2012年

4 才貝;阿尼瑪卿山神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朱華;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文創(chuàng)作與美國華裔英文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1978-2010)[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世藏吉;格薩爾文化遺產(chǎn)在旅游業(yè)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貢去乎杰;論格薩爾文化產(chǎn)業(yè)[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3 袁蘭;論《格薩爾王全傳》中諺語的民族文化特質(zhì)[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4 黃霞;阿來之重述神話小說《格薩爾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5 葉見錦;重寫:面向當代及個人化的召喚[D];廣西大學;2012年

6 崔清新;論西藏史詩《格薩爾王》和其中的女性形象—森姜朱牧[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7 倪文豪;藏文化與藏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林霖;試論神話的當代重構(gòu)[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牛剛;論阿來“重述史詩”的繼承與開拓[D];西南民族大學;2012年

10 何勛;神話之輕與游戲之重[D];湖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778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0778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b7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