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民族史志論文 >

國家圖書館館藏方志來源與書目編次

發(fā)布時間:2018-06-25 09:14

  本文選題:國家圖書館 + 方志 ; 參考:《中國地方志》2011年12期


【摘要】:國家圖書館館藏舊方志近7000種、12萬余冊,約占全部存世舊志的80%左右。其來源主要有清內(nèi)閣大庫撥交、國子監(jiān)移藏、北海圖書館并入、民國教育部征集、坊間購得、各地捐贈等渠道,目前仍在不斷收集中。國家圖書館具有編修方志書目的良好傳統(tǒng),較有代表性的書目有:《清學部圖書館方志目》《國立北平圖書館方志目錄》《中國地方志綜錄》《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北京圖書館普通古籍總目·地志門》《地方志·書目文獻叢刊》等,并涌現(xiàn)出以繆荃孫、袁同禮、譚其驤、朱士嘉、馮寶琳等為代表的一批海內(nèi)外知名方志、目錄學專家學者,對館藏古籍的保護、整理、開發(fā)和利用作出很大貢獻。
[Abstract]:There are nearly 7000 kinds of old chronicles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and more than 12 books, accounting for about 80% of all the old chronicles. The main sources are the clear cabinet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Treasury of the country, the Beihai library, the colle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urchase of the people in the anecdotal, and the collection of local donations. Good tradition and representative bibliographies are: the catalogue of the library of the library of the Ministry of the school of Qing Dynasty > the catalogue of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the national Beiping Library > the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 the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 the local chronicles of China, the general catalogue of the ancient books of the Beijing Library, the local chronicles, the local chronicles and the 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y, and so on, and the emergence of Miu Quansun, Yuan Tongli, Tan Qixiang, Zhu Shijia, Feng Baolin As a group of famous local chronicles, bibliograph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eservation, colla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作者單位】: 北京西城區(qū)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分類號】:K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樹安;陳垣與中國國家圖書館[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1年03期

2 焦樹安;京師圖書館早期的三位館長:繆荃孫 江瀚 夏曾佑[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1年04期

3 李致忠;;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與國立京師圖書館[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年01期

4 李致忠;;百年傳承的國圖精神[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年02期

5 李致忠;;魯迅與京師圖書館[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年01期

6 錢存訓;;我和國家圖書館——在北圖工作十年的回憶和以后的聯(lián)系[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年03期

7 劉波;林世田;;20世紀前期國家圖書館的圖書寄存服務[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年03期

8 姚蓉;方怡;辛欣;;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國家圖書館學位論文資源建設構想[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年03期

9 趙愛學;林世田;;顧子剛生平及捐獻古籍文獻事跡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年03期

10 劉曉云;;民國初期北京社會教育述論[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賀金林;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教育復員研究[D];中山大學;2007年

2 柯亞莉;天一閣藏明代文獻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章小亮;夏曾佑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墨;王重民年譜[D];河北大學;2008年

3 張光潤;袁同禮與國立北平圖書館[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星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方志學會章程》修改草案的說明[J];新疆地方志;2000年04期

2 ;臺灣學者來北京地方志學會開展學術交流[J];中國地方志;2004年08期

3 陸軍;發(fā)揮學會作用 為開展志鑒編纂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J];江蘇地方志;2004年S1期

4 梁濱久;談方志學研究選題[J];新疆地方志;1995年02期

5 梁耀武;如何評價“區(qū)域發(fā)展”論的理論價值[J];中國地方志;1998年03期

6 王建中;江蘇省地方志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報告[J];江蘇地方志;1999年01期

7 戴午林;跳出狹義方志學束縛 開創(chuàng)續(xù)修工作新天地[J];江蘇地方志;2003年03期

8 陸奇;《中國現(xiàn)代方志學》的學科理論與結構體系[J];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9 邵煜;關于建立馬克思主義方志學的幾點看法[J];河北學刊;1985年02期

10 鍾興麒 ,鍾英;方志學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J];新疆地方志;198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培適;;李泰h捌洹斗街狙А穂A];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茹文;;國家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發(fā)展進程回顧[A];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yè)圖書館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申曉娟;;國家圖書館在數(shù)字信息環(huán)境中的探索[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24:數(shù)字時代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共享[C];2008年

4 申曉娟;;國家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建設與共享[A];2009年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雪梅;;試論圖書館人文關懷的內(nèi)涵與實踐[A];新環(huán)境下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第六屆中國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征文集(下冊)[C];2007年

6 荀德麟;;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喜賦[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7 朱亮;辜軍;;圖書館新型文獻查證服務方式的嘗試與探討[A];中國圖書館學會專業(yè)圖書館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陸軍;;發(fā)揮學會作用 為開展志鑒編纂工作提供多方位支持——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9 王建中;;圍繞中心 與時俱進 不斷開創(chuàng)學會工作新局面——在省地方志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報告[A];江蘇省地方志學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地方志與地方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4年

10 曹金生;;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A];新環(huán)境下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第六屆中國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征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瞿劍;國家圖書館將迎來百歲壽誕[N];科技日報;2009年

2 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 詹福瑞;傳承文明 服務社會 鑄造輝煌[N];人民日報;2009年

3 徐忠志;國家圖書館展示百年特藏精品[N];文藝報;2009年

4 夏琪;國家圖書館特藏精品展今天開始免費接待公眾[N];中華讀書報;2009年

5 記者 邢宇皓;國家圖書館擬建國家文獻戰(zhàn)略儲備庫[N];光明日報;2010年

6 改微;《晉城現(xiàn)代服務業(yè)發(fā)展研究》被國家圖書館收藏[N];太行日報;2010年

7 記者 韓金偉;國家圖書館中央社院分館揭牌[N];團結報;2010年

8 嘉誼;國家圖書館 加大支援邊疆文化建設力度[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早報記者 陳良飛;國家圖書館“年久失修”暫停外借[N];東方早報;2011年

10 記者 莊建;國家圖書館:革命文獻原件 珍貴!難得![N];光明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慧斐;成體組織干細胞來源依據(jù)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3年

2 霍秋立;松遼盆地徐家圍子斷陷深層天然氣來源與成藏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7年

3 呂輝雄;廣州市典型醫(yī)院空氣中羰基化合物等揮發(fā)性有機污染物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6年

4 王連森;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競爭優(yōu)勢及其來源的衡量與判別[D];山東大學;2007年

5 李娟;中亞地區(qū)沙塵氣溶膠的理化特性、來源、長途傳輸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可能影響[D];復旦大學;2009年

6 張建;企業(yè)營銷質(zhì)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馮艷麗;廣州室內(nèi)室外空氣中羰基化合物及其來源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8 金鳳;桑天牛產(chǎn)卵分泌物組成、來源和功能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9 向回;樂府詩本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沈安;先秦文論范疇生成土壤和來源的考察[D];遼寧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命如;澄海玩具產(chǎn)業(yè)集群的競爭優(yōu)勢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汪智云;現(xiàn)代漢語程度副詞的來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杉;世界主要國家圖書館Web OPAC現(xiàn)狀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魏崇;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挑戰(zhàn)與選擇[D];清華大學;2009年

5 黃虎;近代早期英國商業(yè)精英階層來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錢理;現(xiàn)代漢語慣用語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7 李鵬連;鄒漢勛與晚清方志學[D];蘭州大學;2007年

8 王俊;“之”的語法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正江;現(xiàn)代維吾爾語成語研究[D];新疆大學;2005年

10 趙建鳳;企業(yè)競爭力:來源形成與培育提升[D];山西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6542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206542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5a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