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國鴨綠江流域的朝鮮移民社會
本文選題:清末民初 + 鴨綠江北岸; 參考:《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2期
【摘要】:自清末朝鮮北部邊民不斷越過國境移居鴨綠江北岸中國境內(nèi)謀生,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后,從朝鮮南北各道移居中國境內(nèi)的朝鮮人數(shù)急劇增加,在鴨綠江沿岸形成了不同規(guī)模的移民村落。清末民初,鴨綠江流域朝鮮移民分布及人口數(shù)量、社會關(guān)系、生產(chǎn)與生活、教育等狀況,與之前時期相比,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northern border people of North Korea have been moving across the border to make a living in China on the northern bank of the Yalu River. After Japan annexed the DPRK in 1910, the number of North Koreans emigrating to China from North and South Korea increased sharply. Immigrant villages of different sizes were formed along the Yalu River.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social relations,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education in the Yalu River basin chang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period.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東亞歷史與文獻研究中心;
【基金】:2009年度KU(Konkuk University)Brain Pool基金資助
【分類號】:K2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春曉;;清末民初攝影術(shù)傳入對傳統(tǒng)視覺經(jīng)驗及其趣味的影響[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2期
2 姚山泉;李天鳳;;清末民初云南留學運動特點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8期
3 劉云;王金花;;清末民初京味兒小說家蔡友梅生平及著作考述[J];北京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4 徐潔;;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邊地區(qū)商品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04期
5 吳劍;林小美;;清末民初中國武術(shù)教育的發(fā)展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1年04期
6 劉豪;趙學美;;清末民初中美庚款興學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7 楊再麗;;論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對中國女子服飾的影響——以近代上海女子服飾變遷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8 金景芝;;試論清末民初戲曲改良運動的局限性[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胡全章;;清末民初報章文話和白話語體的近代化[J];中州學刊;2011年05期
10 謝愛國;;畬族文化保護的“原生態(tài)”在哪里[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琴;;試論清末民初的貴州新興社團[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gòu)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08年
3 趙艷玲;;清末民初教育轉(zhuǎn)型中的冀州新式學校[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4 劉淑華;;清末民初中國職業(yè)教育轉(zhuǎn)型探析[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畢苑;;清末民初的博物教科書與進化論的傳播[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6 隋麗娟;鄧天紅;;清末民初黑龍江省禁毒成敗述論[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四[C];2006年
7 關(guān)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斷裂與傳承[A];教育領(lǐng)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8 ;清末民初的報刊與社會歷史空間[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9 黃鐘麟;;清末民初詔安詩詞藝術(shù)溯源暨創(chuàng)作初探[A];福建省詩詞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暨福建詩詞(第十七集)[C];2007年
10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轉(zhuǎn)型時期我國課堂教學特點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zhí)焐?多層次多角度觀照清末民初的民主政治[N];中華讀書報;2010年
2 海南日報記者 于偉慧 特約記者 許環(huán)峰;清末民初海南船王黃學校[N];海南日報;2010年
3 西江日報記者 麥彥彥 羅艷梅 實習生 黃嘉琳 李紹健;清末民初肇慶名醫(yī)張允文[N];西江日報;2011年
4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 劉波;紹英日記中的清末民初史事[N];光明日報;2011年
5 楊國強 口述 黃曉峰 整理;西潮與回瀾:清末民初的一段思想歷史[N];東方早報;2011年
6 丁波;一本有史、有識、有趣的世博圖書[N];中華讀書報;2010年
7 趙艷玲;清末民初教育轉(zhuǎn)型中的冀州新式學校(一)[N];衡水日報;2011年
8 王先明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清末民初的“紳權(quán)”變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朱寰;向歷史深處溯源[N];青島日報;2010年
10 記者 鮑妍;逼出來的現(xiàn)代化[N];北京科技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e,
本文編號:1815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81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