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海市政述略
本文選題:古代上海 切入點:城市與城墻 出處:《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摘要】:雖然現(xiàn)代考古已經(jīng)證明上海文明史可以遠溯至6000年以前,然而今黃浦區(qū)老城廂才是上海歷史直接的發(fā)祥地。北宋時期,由于上海鄉(xiāng)民善于釀酒,每逢酒成,香醇飄滿十里鄉(xiāng)垣。朝廷還專門在這里設(shè)立了負責酒類專賣的官方機構(gòu)——上海務。若不遠溯華亭,上海務就是上海最早的行政建制了。南宋時期隨著人口增加和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朝廷設(shè)立了上海鎮(zhèn)。上海鎮(zhèn)襟海帶江,原野衍沃,川陸之產(chǎn)兼而有之。元初由海運漕糧興起的沙船業(yè),溝通了南北海上航線和長江、內(nèi)河航線的聯(lián)動,促進了上海地區(qū)貿(mào)易和舊式金融業(yè)——錢莊的發(fā)展。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中央政府批準設(shè)立上?h,次年正式建縣。因而今、明兩年,都是上海建城720周年紀念。
[Abstract]:Although modern archaeology has proved that the history of Shanghai's civiliz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6,000 years ago, the Huangpu district's old city is the direct birthplace of Shanghai's histor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ecause the villagers of Shanghai were good at making wine, every time the wine was made, The imperial court also set up an official agency responsible for liquor monopoly-Shanghai Affairs. If not far away from Huatting, Shanghai was the earliest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Shanghai.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imperial court set up the town of Shanghai.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sand shipping industry, which was developed by sea transportation and grain transportation, linked the links between the north-south sea route and the Yangtze and inland river rout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nghai County in 28 years from Yuan Dynasty to Yuan Dynasty (AD 1291), and the county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the following year. Now, the next two years, the next two years, it is the 72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Shanghai City.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分類號】:K2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張建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下的NPO財務管理[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10期
2 萬太勇;中介組織: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的一個現(xiàn)實切入點[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郭愛玲,丁巨勝,張晨;非營利視角下的事業(yè)單位人力資源管理[J];甘肅理論學刊;2004年04期
4 李燕凌;現(xiàn)代事業(yè)制度中公共事業(yè)組織的本質(zhì)特征[J];經(jīng)濟體制改革;2004年05期
5 崔國平;;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經(jīng)濟;2006年04期
6 陳波;;經(jīng)濟責任審計的若干基本理論問題[J];審計研究;2005年05期
7 谷遇春;;關(guān)于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圖書館;2006年05期
8 李燕凌;詳論公共事業(yè)組織的本質(zhì)特征[J];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扶松茂;開放與和諧[D];復旦大學;2005年
2 張新萍;對2008北京奧運會后中國體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吳宏翔;市場經(jīng)濟中的高校組織演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謝志平;關(guān)系、限度、制度:轉(zhuǎn)型中國的政府與慈善組織[D];復旦大學;2007年
5 董文琪;非營利組織的合作營銷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6 陳立基;當代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觀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7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丹鏑;基于一個三維視角的醫(yī)院治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9 夏利民;論財團法人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10 王瑤;公共債務會計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明明;現(xiàn)代學校公共關(guān)系管理梯度模型建構(gòu)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峰;中國福利性第三部門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3 潘燕;學校交易成本問題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璨;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張莉;農(nóng)民用水者協(xié)會與農(nóng)田水利供給[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任都甜;營銷理念在非營利組織募款活動中的應用[D];西北大學;2006年
7 阿什爾聰;公民社會在中國的發(fā)展及其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麗華;非營利組織在社會保障中的參與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9 王俊麗;非營利組織介入社會保障的公共責任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10 劉云娜;中國慈善組織募捐困境探析[D];西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960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69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