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傳統(tǒng)奶食品的制作技藝與相關民俗探析
本文選題:蒙古族 切入點:傳統(tǒng)奶食品 出處:《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在田野實踐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將蒙古族傳統(tǒng)奶食品制作技藝分為自然凝固法、攪拌發(fā)酵法、溫火燒制法三種類型,同時對蒙古族在食用奶食品過程中形成的一整套與精神文化相關的飲食禮儀和飲食習俗進行了探討。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field practic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traditional Mongolian milk food making techniqu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natural solidification method, agitation fermentation method and warm burning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a whole set of food etiquette and customs related to spiritual culture were discussed.
【作者單位】: 內蒙古師范大學;
【基金】: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內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重點項目成果
【分類號】:K892.4;TS252.5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谷英敏;柴可夫;馬綱;錢俊文;;歷史上有代表性的食療典籍初探[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1年04期
2 謝定源;陳茜穎;;花椒在中國古代人們飲食生活中的運用[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3 高毓蕾;沈麒云;黃柳燕;吳冬春;李黎梅;黃偉;王琳;;腎病科中藥與食物配伍禁忌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年10期
4 王立霞;;茶·茶文化·茶文化學:茶的文化史考察[J];農業(yè)考古;2013年02期
5 姜德友;李斗;;便秘食療源流考[J];江蘇中醫(yī)藥;2013年06期
6 劉慶宇,王興伊;西域方藥 民族瑰寶[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徐儀明;;忽思慧其人其書及其族屬問題新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8 徐儀明;;忽思慧其人其書及其族屬[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佟海英;呼日樂巴根;包迎春;高娃;呼和木仁;;蒙藥孟根烏蘇(水銀)炮制法探微[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3年04期
10 董立順;;西夏民眾食用野生植物考述[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郭永昌;曹玉舉;;《黃帝內經》藥膳理論和應用探討[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內經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大猛;“半蔞貝蘞及攻烏”同方配伍規(guī)律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雷瑗琳;吉海旺教授學術思想總結及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高小梅;產后藥食調護的中醫(yī)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2 張紫君;腹針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王攀;古代抗疲勞食物文獻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劉佳佳;歷史視角下的山西面食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夏潔楠;黃連溫膽湯合桃紅四物湯治療痰熱兼血瘀型不寐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韓碧群;中國別樣茶的系統(tǒng)整理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7 李佳佳;和刻本《事林廣記》飲饌部分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8 張金中;明代以前醫(yī)家對脅痛的認識和治療[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瑞蚨祥中式服裝手工制作技藝[J];時代經貿;2008年06期
2 王麗;宋魁彥;;蒙古族傳統(tǒng)箱柜類家具裝飾藝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1年04期
3 吳世新;;“中國宣紙傳統(tǒng)制作技藝研究”課題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J];紙和造紙;2011年03期
4 袁芬;;蒙古族飲食風情[J];烹調知識;2011年22期
5 英建;;炒米——草原風味食品[J];中國民族;1982年01期
6 寶貴貞;蒙古族傳統(tǒng)環(huán)保習俗與生態(tài)意識[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年01期
7 紅峰;青海地區(qū)蒙古族服飾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8 侯菲;;飄揚在草原上空的托布秀爾琴聲[J];絲綢之路;2009年05期
9 陳雷;宋魁彥;;蒙古族家具圖案形態(tài)研究[J];大眾文藝;2010年09期
10 王文明;鄂爾多斯蒙古族美食拾零[J];食品與生活;199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2 蘇布德;;2008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3 蘇年布德;潘萍;烏達巴拉;;“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于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1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4 烏林花;溫都爾木樂;段其木格;;子課題《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5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終期實驗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6 金圖雅;烏蘭圖雅;;論文《淺談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幼兒教育中的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7 麥麗素;李其木格;;《淺談蒙古族舞蹈教學應從培訓幼兒的興趣著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8 陳山;;蒙古高原及其鄰近地區(qū)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9 烏林花;;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民俗與幼兒生活相結合的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10 烏林花;;2008年上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民俗與幼兒生活相結合的研究》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詠梅;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我區(qū)有17項入選[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2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蘇俊杰;“鉛山連史紙制作技藝”的現(xiàn)狀及保護初探[N];中國文物報;2007年
3 通訊員 殷志勇;云南魅力驚現(xiàn)“非遺”遺產日[N];云南日報;2011年
4 祝永國 沈添土;制茶技藝添彩中國首屆非遺博覽會[N];中華合作時報;2010年
5 朱建剛邋胡國偉 姜玉濤;武進公布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N];常州日報;2008年
6 記者 陳艷紅;亮出“絕活兒”[N];首都建設報;2010年
7 景鵬邋通訊員 陳虹;內聯(lián)升制鞋技藝申報市級“非遺”[N];北京日報;2007年
8 王莉;吳中區(qū)推薦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N];蘇州日報;2007年
9 記者 雷蕾 練彥;云和傳承土貨制作技藝[N];麗水日報;2009年
10 彭燮;明式家具工藝精良質保百年[N];中國質量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榮;蒙古族好漢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2 潮魯;蒙古族長調牧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薩礎拉;蒙古族當代話劇文學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4 曹道巴特爾;蒙漢歷史接觸與蒙古族語言文化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6 永花;偽滿時期的蒙古族兒童文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7 冰梅;蒙古族傳統(tǒng)生態(tài)文化之動物學溯源[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8 白秀峰;蒙古族、達斡爾族人與異類婚配型故事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9 烏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經濟及其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艾麗曼;我心依舊:青海河南蒙旗文化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曉輝;北方農牧交錯帶變遷對蒙古族經濟文化類型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胡春香;論蒙古族習慣法與刑法的沖突與調適[D];內蒙古大學;2008年
3 沙仁花;蒙古族縫制品的紋飾工藝[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4 寶永;《蒙古—衛(wèi)拉特法典》中的刑法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5 吳日娜;少數(shù)民族高等教育的二重性[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沈利玲;蒙漢族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策略及其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逯靜;蒙古族酒具技術淺析[D];內蒙古大學;2009年
8 胡烏仁;額濟納野生植物資源的民族植物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9 陳佩文;清代蒙古族鼻煙壺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年
10 趙陽;清代蒙古封禁政策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997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599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