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對緬通道歷史地位的形成分析
本文選題:騰沖 切入點:對緬通道 出處:《思想戰(zhàn)線》2010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騰沖對緬通道是蜀—身毒道國內(nèi)最后一段路程。這個通道從漢朝前后就已經(jīng)存在,至清末民國時期達到了它輝煌的頂點。騰沖對緬通道重要地位的形成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它的歷史與蜀—身毒道的歷史相伴相生,諸多因素促成了這個結(jié)果,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對騰沖對緬通道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Abstract]:The Tengchong passageway to Burma is the last part of the Shu-body Dudu Road in China. This passage has been in existence since the Han Dynasty.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had reached its brilliant climax. Tengchong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Myanmar passage, and its history was concomitant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Shu-body poison. Many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is result.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engchong channel.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南亞語言文化學院;
【分類號】:K2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萬民,趙煒;山地流域人居環(huán)境建設(shè)的景觀生態(tài)研究——以烏江流域為例[J];城市規(guī)劃;2005年01期
2 朱麗雙;8世紀前后吐蕃勢力入西洱河地區(qū)問題研究[J];中國藏學;2003年03期
3 陸離;大蟲皮考——兼論吐蕃、南詔虎崇拜及其影響[J];敦煌研究;2004年01期
4 朱昌利;撣族古代蓬國考[J];東南亞;1989年04期
5 賀圣達;蒲甘王朝時期緬甸的社會經(jīng)濟和社會性質(zhì)[J];東南亞研究;1990年02期
6 余宏模;可樂套頭葬俗與南夷原始信仰試析[J];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7 張澤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云南道教——以南詔大理時期為中心[J];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8 董力三;從《徐霞客游記》看滇、黔、桂民俗中的經(jīng)濟文化[J];經(jīng)濟問題探索;2001年07期
9 周智生;中國云南與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J];南亞研究;2002年01期
10 周智生;中國云南與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下)[J];南亞研究;200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良富;;浙江白堊紀盆地的形成與丹霞地貌的崛起——兼談徐霞客考察丹霞地貌[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討會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1年
2 竺國強;;徐霞客情系江郎三爿石[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討會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吳振亞;童章回;;徐霞客紀游為何于寧海開篇[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討會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心愚;納西族與藏族歷史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范宏偉;戰(zhàn)后緬華社會政治地位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3 馬克繼;云南回族農(nóng)商文化傳統(tǒng)與經(jīng)濟變遷[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4 保明所;西雙版納傣語中的巴利語借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邵曉峰;中國傳統(tǒng)家具和繪畫的關(guān)系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6 曾現(xiàn)江;胡系民族與藏彝走廊:以蒙古族為中心的歷史學考察[D];四川大學;2005年
7 朱力;崇實厚生·回歸自我[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7年
8 尹錫南;英語世界中的印度書寫[D];四川大學;2006年
9 樸城軍;南詔大理國觀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8年
10 郭鳳鳴;云南貢山丙中洛鄉(xiāng)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蘭;中國崇虎習俗初探[D];湘潭大學;2002年
2 趙瑩;云南聚落的生長與發(fā)展研究初探[D];重慶大學;2004年
3 嚴薇;五色涼山[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5年
4 陳東;西南民族中的“送魂”習俗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靳勇;論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倫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雙向互動關(guān)系[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燕;明清時期大理白族飲食文化述論[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周彥宏;英國侵略緬甸與中緬朝貢關(guān)系的變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旺祥;元代漢人世侯初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潘英武;唐宋時期長江上游地區(qū)的森林分布與人地關(guān)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馬曉華;四川涼山彝族服飾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有樊;;仰光《華僑寶鑒》所反映的近代騰沖僑情[J];保山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紅河學院 楊永平 云南日報社 楊文江;近代云南邊疆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馬幫文化元素[N];云南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1578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mzsz/157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