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古代史學話語體系中的“敘事”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22:26
"敘事"作為一個史學理論范疇被提出來,在中國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史記》問世后,對《史記》"敘事"之"善"的評論構(gòu)成了一個有關(guān)史書敘事的概念群:"善敘事"成為"良史之才"的重要標準;"文直""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成為史書敘事的原則;在歷史敘述中揭示事物發(fā)展變化之理成為中國古代史書敘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史學批評的發(fā)展,劉知幾《史通·敘事》篇標志著"敘事"作為史學理論問題被正式提出。當前,中國學界運用的"敘事"一詞,主要來源于對英文單詞narrative的翻譯,其中蘊含的西方敘事學或后現(xiàn)代歷史敘事學的理論背景,在解釋中國敘事經(jīng)驗時不免顯示出局限性。因此,中國史學應當而且有責任突顯自身的敘事傳統(tǒng)、風格和話語,而對于中國史學的敘事傳統(tǒng)與理論成就的深入發(fā)掘和系統(tǒng)研究,也是加快構(gòu)建中國史學話語體系、學術(shù)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善敘事”是“良史之才”的標準
三 “文直”“事核”是史書敘事的基礎(chǔ)
四 史書敘事與揭示“事理”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史書敘事之“事”的品格[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5)
[2]史書敘事的審美要求——讀劉知幾《史通·敘事》[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4)
[3]史書敘事是怎么回事?——從司馬遷《史記》的“善述序事理”談起[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1)
[4]中國古代史學理論話語體系的形成芻議[J]. 劉開軍.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5]2018年度中國人文學術(shù)十大熱點[J]. 文史哲. 2019(03)
[6]“良史”與中國古代史學話語體系[J]. 尤學工.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7]史“義”考略——試論中國古代史學中“史義”概念的流傳及表現(xiàn)[J]. 廉敏. 文史哲. 2018(02)
[8]論劉知幾《史通》關(guān)于史學構(gòu)成的思想[J]. 瞿林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9]中國“敘事”生成的話語分析[J]. 鐘志翔.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10]淺論古代“良史”的三種含義[J]. 朱露川. 歷史教學問題. 2015(06)
本文編號:3525265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善敘事”是“良史之才”的標準
三 “文直”“事核”是史書敘事的基礎(chǔ)
四 史書敘事與揭示“事理”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史書敘事之“事”的品格[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5)
[2]史書敘事的審美要求——讀劉知幾《史通·敘事》[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4)
[3]史書敘事是怎么回事?——從司馬遷《史記》的“善述序事理”談起[J]. 朱露川. 文史知識. 2020(01)
[4]中國古代史學理論話語體系的形成芻議[J]. 劉開軍.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5)
[5]2018年度中國人文學術(shù)十大熱點[J]. 文史哲. 2019(03)
[6]“良史”與中國古代史學話語體系[J]. 尤學工.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7]史“義”考略——試論中國古代史學中“史義”概念的流傳及表現(xiàn)[J]. 廉敏. 文史哲. 2018(02)
[8]論劉知幾《史通》關(guān)于史學構(gòu)成的思想[J]. 瞿林東.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
[9]中國“敘事”生成的話語分析[J]. 鐘志翔. 上饒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10]淺論古代“良史”的三種含義[J]. 朱露川. 歷史教學問題. 2015(06)
本文編號:3525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252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