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羅馬共和國的同盟政策
發(fā)布時間:2021-02-28 16:26
羅馬由臺伯河旁的一個彈丸小邦發(fā)展成為整個地中海區(qū)域的霸主,其秘訣并不僅僅在于單純的軍事征服,還在于嫻熟的運用同盟政策。同盟政策是羅馬對外征服戰(zhàn)爭中根據(jù)急劇變化的形勢,而及時調(diào)整對被征服的地區(qū)和部族的統(tǒng)治政策,是羅馬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環(huán),該政策也豐富了世界政治文明史。羅馬的同盟政策起源于公元前8世紀中葉的王政時期。通過早期戰(zhàn)爭的逐步擴展,同盟的地域范圍也逐漸擴大,到公元前4世紀后期的拉丁同盟戰(zhàn)爭后同盟政策成熟。同盟政策的發(fā)展是以授予不同等級的羅馬公民權(quán)為核心,以“分而治之”為基本特征,總體上把意大利半島的被征服者和部族分為兩個層次:拉丁層次和意大利層次;并把同盟政策延伸到地中海周圍。在對意大利半島和地中海周邊的擴張中,同盟政策對內(nèi)緩解了矛盾,鞏固了政權(quán),加速了同盟者地區(qū)的羅馬化;對外為羅馬擴張?zhí)峁┝巳肆、物?使羅馬順利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到共和國末期,同盟政策已不適合羅馬的發(fā)展,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本論文的結(jié)構(gòu)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章主要通過描述羅馬同盟政策是通過一系列早期戰(zhàn)爭建立起來的,并分析了同盟政策形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論述羅馬同盟政策逐步廢止的表現(xiàn),并分析其原因;第三章分析...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羅馬共和國時期同盟政策的國內(nèi)外研究
0.2 選題意義
0.3 論文創(chuàng)新
1 羅馬同盟政策雛形、形成及其發(fā)展鼎盛
1.1 羅馬同盟政策的雛形
1.1.1 羅馬與薩賓部族結(jié)合
1.1.2 羅馬取代阿爾巴·龍伽聯(lián)盟
1.2 羅馬同盟政策的形成時期
1.2.1 卡西亞盟約
1.2.2 威伊戰(zhàn)爭中同盟政策的運用
1.2.3 高盧戰(zhàn)爭中同盟政策的使用
1.3 羅馬同盟政策的發(fā)展時期
1.3.1 同盟政策在發(fā)展中轉(zhuǎn)變
1.3.2 同盟政策在薩莫奈戰(zhàn)爭中進一步發(fā)展
1.4 羅馬同盟政策的鼎盛時期
1.4.1 同盟政策應用到南部意大利
1.4.2 同盟政策擴展到到地中海地區(qū)
1.5 羅馬同盟政策形成的原因
2 羅馬同盟政策的逐步廢止
2.1 蓋約·格拉古改革方案削弱同盟政策
2.2 德魯蘇斯法案進一步削弱同盟政策
2.3 行省制度逐步取代同盟政策
2.4 同盟者戰(zhàn)爭使同盟政策在意大利半島基本廢止
2.5 同盟政策逐步廢止的原因
3 羅馬同盟政策的特征
3.1 羅馬同盟政策的基本特征
3.2 羅馬同盟政策的形成方式
3.3 羅馬同盟政策分類
3.3.1 拉丁同盟層次
3.3.2 意大利同盟層次
3.3.3 意大利半島外的同盟者
3.4 同盟者的義務
3.4.1 意大利半島成為兵源地
3.4.2 同盟者提供后勤保障
3.5 同盟者的權(quán)利
4 羅馬同盟政策的影響
4.1 對羅馬的影響
4.2 對同盟者的影響
4.3 同盟政策的局限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同盟戰(zhàn)爭對羅馬軍隊的影響[J]. 何立波. 學理論. 2013(36)
[2]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初期羅馬軍隊損失人數(shù)考析[J]. 黃康.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1(01)
[3]公民權(quán)的擴展對羅馬共和國興起的影響[J]. 田德全,王振霞. 齊魯學刊. 2004(03)
[4]意大利半島的“羅馬化”進程[J]. 宮秀華. 東北師大學報. 2002(05)
[5]羅馬對意大利半島的征服及統(tǒng)治政策[J]. 宮秀華. 東北師大學報. 2000(02)
[6]試論早期羅馬在意大利的聯(lián)邦制[J]. 王乃新.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1995(02)
博士論文
[1]羅馬共和時期的國家制度[D]. 陳可風.東北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羅馬共和早期戰(zhàn)爭的階段性演變及原因[D]. 潘友義.南京師范大學 2013
[2]羅馬共和國中、后期軍事后勤體系及特點[D]. 王寧.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56123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羅馬共和國時期同盟政策的國內(nèi)外研究
0.2 選題意義
0.3 論文創(chuàng)新
1 羅馬同盟政策雛形、形成及其發(fā)展鼎盛
1.1 羅馬同盟政策的雛形
1.1.1 羅馬與薩賓部族結(jié)合
1.1.2 羅馬取代阿爾巴·龍伽聯(lián)盟
1.2 羅馬同盟政策的形成時期
1.2.1 卡西亞盟約
1.2.2 威伊戰(zhàn)爭中同盟政策的運用
1.2.3 高盧戰(zhàn)爭中同盟政策的使用
1.3 羅馬同盟政策的發(fā)展時期
1.3.1 同盟政策在發(fā)展中轉(zhuǎn)變
1.3.2 同盟政策在薩莫奈戰(zhàn)爭中進一步發(fā)展
1.4 羅馬同盟政策的鼎盛時期
1.4.1 同盟政策應用到南部意大利
1.4.2 同盟政策擴展到到地中海地區(qū)
1.5 羅馬同盟政策形成的原因
2 羅馬同盟政策的逐步廢止
2.1 蓋約·格拉古改革方案削弱同盟政策
2.2 德魯蘇斯法案進一步削弱同盟政策
2.3 行省制度逐步取代同盟政策
2.4 同盟者戰(zhàn)爭使同盟政策在意大利半島基本廢止
2.5 同盟政策逐步廢止的原因
3 羅馬同盟政策的特征
3.1 羅馬同盟政策的基本特征
3.2 羅馬同盟政策的形成方式
3.3 羅馬同盟政策分類
3.3.1 拉丁同盟層次
3.3.2 意大利同盟層次
3.3.3 意大利半島外的同盟者
3.4 同盟者的義務
3.4.1 意大利半島成為兵源地
3.4.2 同盟者提供后勤保障
3.5 同盟者的權(quán)利
4 羅馬同盟政策的影響
4.1 對羅馬的影響
4.2 對同盟者的影響
4.3 同盟政策的局限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同盟戰(zhàn)爭對羅馬軍隊的影響[J]. 何立波. 學理論. 2013(36)
[2]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初期羅馬軍隊損失人數(shù)考析[J]. 黃康.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1(01)
[3]公民權(quán)的擴展對羅馬共和國興起的影響[J]. 田德全,王振霞. 齊魯學刊. 2004(03)
[4]意大利半島的“羅馬化”進程[J]. 宮秀華. 東北師大學報. 2002(05)
[5]羅馬對意大利半島的征服及統(tǒng)治政策[J]. 宮秀華. 東北師大學報. 2000(02)
[6]試論早期羅馬在意大利的聯(lián)邦制[J]. 王乃新.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1995(02)
博士論文
[1]羅馬共和時期的國家制度[D]. 陳可風.東北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羅馬共和早期戰(zhàn)爭的階段性演變及原因[D]. 潘友義.南京師范大學 2013
[2]羅馬共和國中、后期軍事后勤體系及特點[D]. 王寧.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56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0561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