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的早期思想探析 ——對吉登斯的階級理論、結構化理論、社會變遷理論的評介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06:17
本文以唯物史觀為指導,運用“三形態(tài)”理論,對吉登斯的早期思想進行研究,重點是對他的階級理論、結構化理論和社會變遷理論進行考察。嘗試在厘清吉登斯理論框架和思想實質的基礎上,對其理論得失做出評價。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導論部分,簡單介紹吉登斯的生平、學術研究經(jīng)歷及國內外關于吉登斯理論思想的研究現(xiàn)狀,并指明本文對吉登斯早期理論思想研究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第二章,從階級結構化理論的提出背景、內涵及應用于對現(xiàn)實的分析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吉登斯的階級結構化理論,解析了其理論認識上的得失,依據(jù)馬克思的“分工的規(guī)律是階級劃分的基礎”的觀點,對有關階級的理論問題進行了探討。第三章,指出吉登斯對階級結構化理論進行了理論升華,建構了他的理論體系,即著名的“結構化理論”!敖Y構化理論”嘗試克服結構與人、主體能動性和客觀限定性間的二元對立,但最終還是陷入了多元折中論的泥沼。第四章,介紹了吉登斯運用結構化理論建構社會轉型一般模式的努力,并對這種努力的得失做出評介,同時將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與吉登斯的理論進行對照,以說明馬克思理論的科學性所在。第五章,對本文的幾個論題進行了簡單總結,并提出幾點思考。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一、 吉登斯簡介
二、 吉登斯的學術研究歷程
三、 關于吉登斯研究的簡介
四、 本文所研究的吉登斯的主要思想和著述
第二章 對發(fā)達社會階級關系的解讀--吉登斯的階級結構化理論評介
一、 階級關系結構化理論的提出
二、 階級關系結構化的含義
三、 階級關系結構化的運用
四、 吉登斯階級理論的特點
第三章 吉登斯社會變遷理念的理論基礎--對結構化理論的評介
一、 行動者的能動性及反思性
二、 結構的使動性與制約性
三、 結構化原則/結構二重性
第四章 吉登斯早期的社會變遷理念--評《民族-國家與暴力》
結論
附錄: 吉登斯著作年表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弘揚唯物史觀的科學理性——與蔣大椿先生商榷[J]. 吳英,龐卓恒. 歷史研究. 2002(01)
[2]現(xiàn)代性:走出個人行動與社會結構的二元困境?——吉登斯現(xiàn)代性思想評論及中國現(xiàn)代性問題探討[J]. 周慧之. 社會科學論壇. 2002(02)
[3]現(xiàn)代性:來自吉登斯的觀點[J]. 郎友興,項輝. 浙江社會科學. 2001(03)
[4]反思“現(xiàn)代性問題”[J]. 曹衛(wèi)東. 讀書. 2000(05)
本文編號:2908222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導論
一、 吉登斯簡介
二、 吉登斯的學術研究歷程
三、 關于吉登斯研究的簡介
四、 本文所研究的吉登斯的主要思想和著述
第二章 對發(fā)達社會階級關系的解讀--吉登斯的階級結構化理論評介
一、 階級關系結構化理論的提出
二、 階級關系結構化的含義
三、 階級關系結構化的運用
四、 吉登斯階級理論的特點
第三章 吉登斯社會變遷理念的理論基礎--對結構化理論的評介
一、 行動者的能動性及反思性
二、 結構的使動性與制約性
三、 結構化原則/結構二重性
第四章 吉登斯早期的社會變遷理念--評《民族-國家與暴力》
結論
附錄: 吉登斯著作年表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弘揚唯物史觀的科學理性——與蔣大椿先生商榷[J]. 吳英,龐卓恒. 歷史研究. 2002(01)
[2]現(xiàn)代性:走出個人行動與社會結構的二元困境?——吉登斯現(xiàn)代性思想評論及中國現(xiàn)代性問題探討[J]. 周慧之. 社會科學論壇. 2002(02)
[3]現(xiàn)代性:來自吉登斯的觀點[J]. 郎友興,項輝. 浙江社會科學. 2001(03)
[4]反思“現(xiàn)代性問題”[J]. 曹衛(wèi)東. 讀書. 2000(05)
本文編號:2908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082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