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祿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7 01:19
【摘要】:陳恭祿(1900-1966),江蘇丹徒人,著名歷史學家。少年時曾受到良好的古文訓練,后求學于金陵大學,大學時開始從事學術(shù)研究,后相繼任教于金陵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其一生著述頗豐,涉及中國古代史、外國史、史料學、中國近代史,尤其以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最大,其《中國近代史》名噪一時,可謂中國近代史學科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然而這樣的一位歷史學家,建國后由于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而遭受不公待遇,致使一代史學名家長期以來默默無聞,沒有得到史學界的應(yīng)有評價,對陳恭祿史學成就的研究也一直比較薄弱。本文擬以陳恭祿生平、學術(shù)活動和主要代表作為主線,結(jié)合近現(xiàn)代史學發(fā)展的特點,對其學術(shù)成就做全面、盡可能客觀的探究,力圖揭示陳氏治史的獨特性,并以此定位其在現(xiàn)代史學上的地位。 論文的整體結(jié)構(gòu)由如下部分組成。論文緒論部分闡述了選題的意義,對為何選陳恭祿為研究對象略作簡單交代,之后,就陳恭祿治學的歷史評價做一簡單梳理。第一章對陳恭祿的治學道路進行了介紹,包括他的生平、學術(shù)淵源、社會經(jīng)歷、學術(shù)著作,將其置于20世紀上半期中國社會的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中予以考量。第二章以陳恭祿在中國古代史與外國史方面的研究為中心,在中國史方面,主要介紹了陳恭祿關(guān)于古史編纂的體裁與內(nèi)容;在外國史方面,圍繞陳氏《印度通史大綱》和《日本全史》兩書予以簡單介紹。第三章介紹陳恭祿史料學方面的研究,其一為史料學研究方面的成就,表現(xiàn)在中國古代史料學和近代史料學方面,其二為陳氏在史料學研究方面的特點。第四章,首先以陳恭祿的《中國近代史》總體分析,由其著中的史實,說明其著內(nèi)容特點;其次論述陳恭祿的史學思想淵源及特點。結(jié)語部分對其史學研究做出總結(jié)與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092
本文編號:2758780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0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方之光;袁蓉;;“太史”研究五十載摭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2 許蘇民;“內(nèi)發(fā)原生”模式: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實為明萬歷九年[J];河北學刊;2003年02期
3 歐陽軍喜;20世紀30年代兩種中國近代史話語之比較[J];近代史研究;2002年02期
4 王慶成;在紀念范文瀾誕辰100周年學術(shù)座談會上致詞[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5 許整意;;批判陳恭祿先生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歷史觀——評“介紹中國近代史的幾種基本史料”一文[J];歷史教學;1958年07期
6 王家范;中國通史編纂百年回顧[J];史林;2003年06期
7 陳恭祿;;介紹中國近代史的幾種基本史料[J];歷史教學;1957年06期
8 許殿才;;古代史學的“求真”與“致用”傳統(tǒng)[J];史學史研究;2008年02期
本文編號:2758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7587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