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戰(zhàn)后初期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研究(1945-1953)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11:05

  本文關鍵詞:戰(zhàn)后初期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研究(1945-1953),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戰(zhàn)后蘇聯軍事政策的制定,一方面是戰(zhàn)后世界形勢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下,如何能守住自己在戰(zhàn)后取得的優(yōu)勢,這是蘇聯面對的首要問題。另一方面,出于本國軍事戰(zhàn)略的歷史傳統,蘇聯一直認為歐洲是同西方國家爭奪勝負的主要戰(zhàn)場,,對于戰(zhàn)后歐洲問題尤其是德國問題,蘇聯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同時,軍事政策亦是國家對外政策的集中體現,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的制定,也反映了蘇聯對德國乃至歐洲戰(zhàn)后政策的制定。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在歐洲處于重要地理位置,德國北鄰波羅的海和北海,有貫通歐洲東西部和南北部的鐵路經過,素有歐洲“十字路口”之稱。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對于蘇聯在歐洲戰(zhàn)略優(yōu)勢的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蘇聯與美國兩大軍事集團軍事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戰(zhàn)后美蘇爭奪的主要目標,德國對于蘇聯的戰(zhàn)略價值和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戰(zhàn)后蘇聯為了保障本國領土安全,同時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在對德問題的態(tài)度上,蘇聯不甘示弱。在戰(zhàn)時蘇聯與西方國家召開的會議中,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確定對德國進行四國分區(qū)占領。占領初期,蘇聯為防止德國法西斯復燃以及擴大自己在歐洲的勢力范圍,在德國蘇占區(qū)建立了軍政府,保證軍事政策的實施。蘇聯在德國駐扎重兵對德進行軍事監(jiān)管,其目的是把德國作為同西方爭霸的前沿陣地。但此時蘇聯處于二戰(zhàn)的創(chuàng)傷中,需要時間得以恢復,所以在對外政策上,高舉“和平旗幟”,在對德軍事政策的制定上主要是以防御姿態(tài)為主。但是蘇聯在德國的軍事部署使西方對蘇聯軍事用意惴惴不安。隨著蘇聯與西方國家意識形態(tài)對立逐漸明朗化,以及關系的惡化,尤其是蘇聯與西方國家在德國問題上的分歧,以及蘇聯輕率地在德發(fā)動軍事封鎖,也是導致蘇聯與西方國家陷入冷戰(zhàn)并逐步加劇的原因之一。在冷戰(zhàn)的背景下,德國最終走向了分裂,聯邦德國成立后,西方國家開始重新對聯邦德國進行武裝,試圖把聯邦德國拉入西方陣營,以此對抗蘇聯。蘇聯對此調整了對民主德國的軍事政策,開始由防御轉為進攻,同時開始對民主德國進行武裝。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的變化,一方面體現出蘇聯對德外交政策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斯大林軍事戰(zhàn)略思想在二戰(zhàn)后的變化,同時本文也分析了蘇聯對德軍事政策與冷戰(zhàn)的關系。
【關鍵詞】:蘇聯 軍事政策 民主德國 冷戰(zhàn)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153
【目錄】:
  • 內容提要4-6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8
  • 第1章 緒論18-23
  • 1.1 提出研究對象,概述選題意義18-19
  • 1.2 相關學術回顧19-21
  • 1.3 研究方法及寫作思路21
  • 1.4 創(chuàng)新與不足21-23
  • 第2章 蘇聯軍事力量的發(fā)展與斯大林軍事戰(zhàn)略思想23-30
  • 2.1 蘇聯軍事力量的發(fā)展23-25
  • 2.1.1 二戰(zhàn)前蘇聯的軍事水平23-25
  • 2.1.2 戰(zhàn)后蘇聯軍事力量的變化25
  • 2.2 斯大林軍事安全戰(zhàn)略思想25-30
  • 2.2.1 斯大林軍事安全戰(zhàn)略思想產生26-28
  • 2.2.2 斯大林對外政策的變化28-30
  • 第3章 德國占領問題的提出30-39
  • 3.1 軍事占領德國設想的提出30-31
  • 3.2 從德黑蘭會議到雅爾塔會議31-33
  • 3.2.1 蘇聯對于德國問題的認識31-32
  • 3.2.2 盟國方面對于德國問題的認識32-33
  • 3.3 從雅爾塔會議到波茨坦會議33-37
  • 3.3.1 雅爾塔會議后蘇聯對德政策的變化35-36
  • 3.3.2 盟國關于德國問題態(tài)度的變化36-37
  • 3.4 蘇聯與盟軍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的異同37-39
  • 第4章 戰(zhàn)后初期對德“防御型”軍事政策的制定39-48
  • 4.1 “防御型”軍事政策的制定39-46
  • 4.1.1 蘇聯對德戰(zhàn)略目的的轉變39-41
  • 4.1.2 蘇聯對德國實施“非軍事化”政策41-43
  • 4.1.3 蘇聯軍事占領德國43-46
  • 4.2 “防御型”軍事政策的的影響46-48
  • 第5章 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的調整48-57
  • 5.1 鐵幕降臨與第一次柏林危機48-51
  • 5.2 “進攻型”軍事政策的制定51-57
  • 5.2.1 民主德國成立后蘇聯對其政策的變化52-53
  • 5.2.2 武裝干預德國工人起義53-57
  • 第6章 蘇聯對德軍事政策述評57-60
  • 6.1 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的實質與特征57-58
  • 6.2 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的結果和影響58-60
  • 結論60-62
  • 參考文獻62-69
  • 后記69-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閻鑄;蘇聯東歐事態(tài)演變下的世界戰(zhàn)略格局[J];蘇聯東歐問題;1990年04期

2 李允華;戰(zhàn)后45年來蘇聯對德國統一問題政策的演變及其影響[J];蘇聯東歐問題;1991年03期

3 馮中林;;德國統一問題的由來和統一的進程[J];國際研究參考;1990年06期

4 韓國衡;盟國對德處理中的軍事占領和分割問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6期

5 吳友法,鄧紅英;從主張德國統一到尋求民族分離——1949~197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政策的演變[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李慶山;蘇聯東歐局勢變化對世界軍事的影響[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0年08期

7 鄧紅英;;論1949—1955年民主德國爭取德國統一的努力[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一諾;冷戰(zhàn)后中東歐國家與俄羅斯關系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戰(zhàn)后初期蘇聯對德軍事政策研究(1945-1953),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02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702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e30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