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近代日本對釣魚島的“踏查”及竊取

發(fā)布時間:2019-09-30 19:01
【摘要】: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歷史上不屬于琉球,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在明治維新后,一次次企圖將其納入領土范圍。1885年,日本通過實地踏查,了解到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富藏鐵礦資源,為"貴重之島",便想竊取。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zhàn)爭取得優(yōu)勢的前提下,沒有通過清政府,將釣魚島等島嶼強劃為沖繩縣所轄,后又捏造所謂天皇"敕令"企圖掩蓋竊取之事實。本文主要依據日本所藏原始檔案資料,對日本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踏查及竊取過程做深入探討,以厘清這段歷史。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
【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院重點課題“琉球處分與出兵臺灣”(編號:YZKB2001—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K25;K313;D8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生榮;威脅來自哪里──警惕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2 牛建強;;江戶時代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側重于江戶前中期狹義的文化考察[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梁華;近代棉紡織業(yè)投資策略的中日比較[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王曉云;雷阿勇;;一個王國的興衰覆滅——對十七世紀前后中日關系的反思[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尹哲友;金龍勛;;論20世紀初日本在朝鮮及吉林延邊實施的牛瘟防疫[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劉江永;;清末美國幫日本吞并琉球群島[J];晚報文萃;2011年19期

7 吳世榮;;日本歷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與日本的重新崛起[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8 戴文武;;日本侵華,謀劃三百多年[J];黨政干部文摘;2005年10期

9 戴文武;;日本侵華,謀劃三百多年[J];文史天地;2007年07期

10 徐振偉;;日據時期日本在臺灣的鴉片政策[J];日本學論壇;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皇甫秋實;;《俄事警聞》有關日俄爭奪中國東北評述[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2 胡澎;;日本侵略戰(zhàn)爭期間的軍國主義婦女團體[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上卷)[C];2005年

3 吳麗華;范曉峰;;論日本近代外擴思潮的形成和發(fā)展[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4 張進山;;日本右翼勢力及其對日本內外政策的影響[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上卷)[C];2005年

5 王廣淇;;《從三國志·魏志·倭人》篇來研究邪馬臺國的社會性質[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選[C];1981年

6 劉淑梅;何淼;;日俄之戰(zhàn)與“大陸政策”——日俄戰(zhàn)爭歷史地位的再認識[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7 武寅;;日本軍國主義與強權政治[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上卷)[C];2005年

8 蔣立峰;;關于日本軍國主義[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上卷)[C];2005年

9 徐志民;;近代日本政府對中國留日學生政策述評(1896~1931)[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10 劉銳;;江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釣魚島歷史[N];中國海洋報;2003年

2 姚柏林;“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鐵證如山[N];戰(zhàn)士報;2004年

3 王杰邋馮建輝;日本國號果真是中國唐朝所賜嗎[N];北京日報;2007年

4 彭夢瑤;解密資料:日右翼戰(zhàn)后曾密謀暗殺首相搞政變[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5 本報記者 李波;東北經濟幾近毀滅[N];長春日報;2005年

6 北劍;日本投降后同盟軍對日受降區(qū)的劃分[N];中國檔案報;2005年

7 日本化學戰(zhàn)罪行研究課題組;違反天理人道的日本化學戰(zhàn)[N];人民日報;2005年

8 曹慶偉;巖倉使節(jié)團與明治維新[N];學習時報;2008年

9  劉慧敏 程崢;罪惡的日本軍國主義[N];北京日報;2005年

10 日本龍谷大學[新加坡] 卓南生;60年后看日本當局對二戰(zhàn)的反思與定位[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瑩波;宋日貿易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2 金瑩;“日臺條約”與1950年代初期遠東國際關系的形成[D];復旦大學;2008年

3 張景全;20世紀日本對外結盟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許曉光;明治前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半田晴久;日本入宋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邢雪艷;日本明治時期民權與國權的沖突及其歸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7 孔晨旭;冷戰(zhàn)時期駐日美軍與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朱莉麗;1369-1599日本各階層對華觀初探[D];山東大學;2007年

9 王發(fā)臣;近代日本極端國家主義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楊邦勇;亞洲視域下的琉球興亡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Z^;論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核心及其文化淵源[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景瑜;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與日本國內的政治沖突[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于非;從明治四十年國防方針到大正七年國防方針[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穆殿云;美國對日結盟戰(zhàn)略研究(1945-1951)[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春燕;美國對中日第四次民間貿易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金美星;論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的根源與實質[D];延邊大學;2006年

7 李偉;大正政變的緣起及其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春福;田中角榮政府對華政策成因探析[D];吉林大學;2007年

9 孫輝;二戰(zhàn)時期日軍自戕現象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10 金文英;小野梓的“三國連帶”思想[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5444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444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03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