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一個消費時代的開啟者
[Abstract]:French Louis XIV defines French na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umption, successfully portrays the national image of France, he portrays France as a luxury kingdom, and at the same time opens up a new era of consumption. Louis XIV set off a modern consumption upsurge, expande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was omni-directional structured, and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the court to extension, to enter public life. Louis XIV changed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field of material life, making the consumption life in Paris more popular and civilian, and the consumption gradually pluralistic and layered.
【作者單位】: 江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K56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計秋楓;論法國霸權(quán)的興衰[J];史學(xué)集刊;1996年03期
2 楊柳依;;路易十四時代的文化特征[J];黑龍江史志;2010年03期
3 趙立行;;路易十四:專制統(tǒng)治最完美的化身[J];傳奇文學(xué)選刊(人物金刊);2007年03期
4 林芊;簡論四次戰(zhàn)爭間路易十四的外交[J];貴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1期
5 周惠民;;法國國王吃得有多好?[J];科學(xué)與文化;2010年09期
6 季戈;路易十四與凡爾塞宮的傳奇[J];華夏人文地理;2005年02期
7 劉文立;;路易十四時代述評[J];法國研究;1988年03期
8 蔡秉頎;路易十四及其統(tǒng)治下的法國[J];歷史教學(xué);1997年02期
9 陳文海;論法國“南特敕令”的廢除[J];松遼學(xué)刊(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94年03期
10 謝蘅;;“鐵面人”之謎[J];科學(xué)大觀園;2007年1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黃啟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及其影響[A];中西初識二編——明清之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嚴(yán)建強;;“中國熱”的法國特征及其解釋[A];中西初識二編——明清之際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羅敏;;中國關(guān)于戰(zhàn)后越南問題的認(rèn)知與實踐(1942~1946)[A];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xué)術(shù)論壇2002年卷[C];2002年
4 奠里斯·羅班;郝珉;;近代歐洲的“中國神話”[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tǒng)辨證[C];1991年
5 明曉艷;;從北京石刻藝術(shù)博物館藏耶穌會士碑看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地位與作用[A];“16—18世紀(jì)中西關(guān)系與澳門”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海民;百年盛宴[N];學(xué)習(xí)時報;2010年
2 本報駐法國記者 張;;法國 “機器城”銘記華工史[N];人民日報;2005年
3 張文濤;路易十四的形象包裝術(shù)[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本報駐法國記者 鄭園園;法國 視文化遺產(chǎn)如生命[N];人民日報;2002年
5 郭京花 張忠霞;60年了,歷史痕跡仍閃爍在大國恩怨中[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6 馬曉燕 新華社特稿 記者 劉芳;“血與淚的記憶刻入了歷史”[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7 本報特約書評人 江曉原 (上海交通大學(xué)教授,博導(dǎo),,科學(xué)史與科學(xué)哲學(xué)系主任);“總有一天,法蘭西會感謝我挽救了她的榮譽”[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8 潭江;五萬華工死于歐戰(zhàn)[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張春英;以歷史眼光看中國的未來[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丁剛;納粹導(dǎo)彈基地探秘[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汪堂峰;災(zāi)難的前奏:1941-1954年美國對越政策的演變[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2 黎英亮;普法戰(zhàn)爭與厄內(nèi)斯特·勒南的民族主義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政策[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孫義飛;“發(fā)現(xiàn)”另一個17世紀(jì)[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5 周旭東;夾縫中的羅馬尼亞[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0年
6 劉作奎;1918-1929年英法關(guān)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5年
7 劉東明;從羅斯福到艾森豪威爾1940—1954年美國的越南政策[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余厚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法蘇關(guān)系變冷的原因及其對法國安全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1年
2 李鵬;20世紀(jì)20、30年代蘇聯(lián)與英、法、美間的“債務(wù)問題”[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9年
3 王楠;近代法國在華教會教育(1840-1919)[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5年
4 于海峰;法國抵抗運動探析:1944—1947[D];中國人民大學(xué);2005年
5 呂維克;20世紀(jì)20年代美國消費社會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6 張猛;試論戴高樂主義[D];湘潭大學(xué);2005年
7 劉稚旖;法國退還庚子賠款始末[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6年
8 邵興國;法國與義和團運動[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7年
9 賀川子;二十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法德關(guān)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9年
10 李永梅;早期歐洲一體化在法國成功的原因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25117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