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略論費邊社的社會福利思想

發(fā)布時間:2018-06-13 00:45

  本文選題:費邊社會主義 + 社會福利; 參考:《史學月刊》2012年04期


【摘要】:19世紀后期英國工業(yè)化后產生的貧窮、失業(yè)等社會問題日益嚴重,引起人們的關注,社會對于貧窮的責任歸屬和國家干預的合理性問題產生了新的看法。1884年費邊社在倫敦成立,大力宣傳社會平等和福利思想,并呼吁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以解決社會問題。費邊社認為,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應采取民主、漸進的方式,通過國家、議會自上而下實現。在費邊社等社會力量的影響下,英國通過社會立法逐漸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走上具有英國特色的"福利國家"道路。
[Abstract]: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verty , unemployment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emerged aft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Britai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which caused people ' s attention . In 1884 ,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London to promote social equality and well - being , and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分類號】:K56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孝明;試論早期費邊社會主義的思想特點[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2 劉金源;財富與貧困的悖論——論英國工業(yè)化的失誤及其原因[J];史學月刊;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賴凡;;論英國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2 梅雪芹,郭俊;論“奧克塔維亞·希爾制度”——19世紀后期英國改善貧民住房的一種努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趙曉芳;;政治學視角下的社會保障[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劉繼同;市場-民主-福利社會主義及其前景[J];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3期

5 劉章才;英國“福利國家”困境論析[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6 王玲麗;;從《賣花女》中的戲劇突轉看蕭伯納的費邊主義[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9期

7 孟艷;鄭素娟;;英國新模范工會述評[J];黨政干部學刊;2011年04期

8 劉波,周敏凱;戰(zhàn)后英國社會保障思想的變遷[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5年01期

9 丁建定;;英國新濟貧法的出現及反新濟貧法運動[J];東岳論叢;2011年05期

10 劉淑青;論費邊社的現代福利理論[J];德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芳;;行政給付與弱勢群體保護[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莉;孫中山經濟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董石桃;公民參與和民主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1年

3 鐘義凡;恩格斯曼徹斯特時期政黨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魯法芹;《東方雜志》與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傳播[D];山東大學;2011年

5 趙新龍;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權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6 高宇軒;近代早期西方社會救濟制度的基督教淵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紅兵;我國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統(tǒng)籌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劉杰;戰(zhàn)后英國共識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吳曉東;中國農村養(yǎng)老的經濟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10 孟曙初;統(tǒng)籌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吉健;行政給付制度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丁翌;英國艾德禮工黨政府住房政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石敬翔;工業(yè)民主析論[D];吉林大學;2011年

5 郭婷婷;論盛極而衰時期的英國勞資關系(1880-1900)[D];南京大學;2011年

6 徐聰穎;論強盛巔峰時期的英國勞資關系(1850-1880)[D];南京大學;2011年

7 奚慧玲;英國工黨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下的福利政策[D];南京大學;2011年

8 孫艷峰;上海社會保障城鄉(xiāng)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邱二強;工聯主義視閾下的英國工會[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江文娟;20世紀英國煤工塵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蘇榮;;撒切爾政府福利制度改革與英國政黨政治的關系[J];黑龍江史志;2010年11期

2 孟鐘捷;;試析魏瑪德國集體合同制的興衰[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6期

3 李文靜;;英國福利國家的產生與發(fā)展(1945—1970)[J];黑龍江史志;2010年21期

4 李工真;;德意志“福利國家化”政策的起源及意義[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3年03期

5 呂亞軍;;戰(zhàn)后西方發(fā)達國家家庭政策的嬗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劉成;;英國艾德里工黨政府的福利政策[J];學海;2007年06期

7 安然;;福利國家改革與西方中產階級的變遷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6年02期

8 楊立雄;楊月潔;;生活世界殖民化、話語商談與福利國家的未來——兼論哈貝馬斯與馬歇爾、羅爾斯的區(qū)別[J];人文雜志;2007年01期

9 劉華平;論20世紀初英國的社會立法[J];世界歷史;1995年03期

10 劉章才;;撒切爾政府時期英國福利國家改革論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銀娥;;經濟全球化對福利經濟制度改革的影響[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王振耀;;農村社會福利制度建設:機遇與挑戰(zhàn)[A];三生共贏論壇·2009北京會議會議材料[C];2009年

3 謝靜;;奧菲的福利國家危機理論[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4 方巍;;發(fā)展性福利思想述評[A];秩序與進步:中國社會變遷與浙江發(fā)展經驗——浙江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胡蘇云;;福利和保障制度60年:理想模式、現實抉擇和發(fā)展趨勢[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6 蘇東斌;;走向“有限福利”——兼評香港社會福利中的體制性障礙[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姜明世;;福利國家的政治制度基礎[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代、變革與轉型:“協商民主與社會和諧”政治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8 曾國安;;論17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保障思想的演進[A];社會保障問題研究[C];2000年

9 蘇振芳;;構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社會福利模式[A];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30年: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程宏業(yè);;福利國家的理論分析——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A];社會保障問題研究[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塞密能 芬蘭瓦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福利國家如何進行新的治理[N];經濟觀察報;2006年

2 秦暉;為自由而限權,為福利而問責[N];經濟觀察報;2007年

3 ;歐洲福利國家 改革與痛楚[N];人民日報;2004年

4 王化起;社會保障與福利國家:歷史的選擇[N];中國社會報;2006年

5 嘉賓 秦暉 (清華大學歷史學教授) 主持人 天涯人物;為自由而限權,,為福利而問責[N];經濟觀察報;2007年

6 秦暉;探尋中國福利問責之路[N];社會科學報;2007年

7 王新穎/編譯;“轉型優(yōu)等生”的福利國家建設[N];社會科學報;2004年

8 華迎放;“福利國家之父”的傳世之作[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4年

9 鄭秉文;福利國家與福利社會[N];人民日報;2010年

10 鄭秉文;既取決于“路徑依賴” 又與價值取向有關[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麗偉;政治哲學視域下的福利國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2 謝靜;奧菲的福利國家危機理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3 代恒猛;從消極福利國家到積極“福利社會”——經濟全球化視角下西歐福利國家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4 陳維佳;瑞典福利國家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胡威;社會保障制度及其政治價值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蘭花;我國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重構研究[D];南開大學;2008年

7 李艷霞;福利國家的政治學分析——以公民資格為視角[D];吉林大學;2004年

8 李艷艷;固化與形塑[D];吉林大學;2010年

9 馬春文;英國福利國家的危機和轉型[D];吉林大學;2008年

10 周云紅;美國、德國和瑞典的社會政策建設及啟示[D];山東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明影;西方福利國家理論述評[D];吉林財經大學;2011年

2 張子超;社會契約理論視角下的西方福利國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劉俊卿;關于我國社會福利制度建設的思考[D];天津大學;2010年

4 李穎娟;個體能力培養(yǎng)導向的社會福利制度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黃益;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的社會排斥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海燕;英國福利國家的發(fā)展、改革及其啟示[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7 鄭麗;試論英國艾德禮政府的福利國家政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章才;二十世紀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國福利國家面臨的問題及其改革[D];四川大學;2002年

9 虞秀凌;福利國家及其理論批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10 樓清清;貝弗里奇社會保障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118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118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1bd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