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制同化印第安人教育政策論析
本文選題:印第安人 + 強制同化; 參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摘要】: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聯(lián)邦政府發(fā)動了以"強制性"為主要特征、旨在"文明開化"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運動,并出臺了強制同化教育政策。強制同化教育政策的本質(zhì)是文化侵略和文化毀滅,它違反了道義及文化多元的客觀規(guī)律。其失敗說明民族教育應認同各民族文化的自身價值,要兼顧民族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賦予群體傳承民族共有精神財富的功能,以實現(xiàn)各民族的持續(xù)發(fā)展。
[Abstract]:From the 1870s to the 1920s,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assimilation education move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lsion", aimed at "civilizing" the Indians, and issued the policy of forced assimilation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compulsory assimilation education policy is cultural invasion and cultural destruction, which violates the objective law of moral and cultural pluralism. Its failure shows that ethnic education should recognize the value of each national culture,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ethnic group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and endow the group with the function of inheriting the common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n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ach nationality.
【作者單位】: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吉教科合字[2011]第15號)
【分類號】:K712.5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珂;黃丹鳳;;教育政策與美國總統(tǒng)政治[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7期
2 宋銀秋;;唯英語教育——強制同化時期美國聯(lián)邦政府印第安教育政策[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年11期
3 牛道生,陳尚真;從“白澳政策”到多元文化教育——試探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體制形成的艱難歷程[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4 吉爾特·騅森;海提·戴科斯;黃覺;;荷蘭的社會經(jīng)濟政策與教育中的種族不平等[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2009年04期
5 趙亞夫;;日本20世紀20年代的教育改革與軍國主義教育[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5年09期
6 皮爾.卡斯巴;霍益萍;;談歐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郭惠芬;;從文學視角看當代新加坡華人的文化與社會變遷[J];世界民族;2010年01期
8 喻冰峰;;保留地外寄宿學校的興衰與美國印第安人的命運[J];文史博覽(理論);2008年10期
9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總目錄[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04期
10 羅愛梅;;論二戰(zhàn)后初期日本的教育改革[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齊紅深;;日本侵華教育史[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宋銀秋;美國政府強制同化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制訂與實施(1877-1928)[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樸今海;日本對東北朝鮮人的殖民主義教育政策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3 吳瑩;日本近代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實踐[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姬慶紅;羅馬帝國教育政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2 辛愛靈;英國1988年教育改革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周嘉;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朱姝;現(xiàn)代化起始階段的不同對應[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崔金寧;印度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歷史演進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6 賈冉冉;新加坡的社會變遷與福建會館文化教育功能之演變[D];廈門大學;2009年
7 趙茜;布萊爾第一、二任期內(nèi)的英國高等教育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湯小陽;獨立后贊比亞教育改革問題研究(1964-2010)[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冉旭;從英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看英國教育政策的演變[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88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88199.html